為推動江蘇工程機械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臺階,強化“1650”產業體系建設,以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進程,夯實制造強省建設根基,江蘇省工信廳近期正式發布《江蘇省工程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按照規劃,至2025年,江蘇工程機械產業規模預計達到4000億元左右,其中主機核心產業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屆時,江蘇將著力打造全國*的工程機械產業、人才、科技創新及智能制造高地,積極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創建工作,同時計劃新培育10家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新增10家以上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
展望2030年,江蘇工程機械產業將迎來跨越式發展,在創新驅動、質量效益、技術應用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屆時,人工智能將深度融入產業發展全鏈條,起重機械、路面機械等核心產品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領域達到全球*水準。產業綜合實力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省內龍頭企業力爭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排名中進入前二,同時沖刺世界500強榜單。通過一系列舉措,江蘇將基本建成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出*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鏈條。
《行動方案》同步部署九項重點任務,首要舉措是加速構建創新支撐體系,全力推動省高端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創新中心等關鍵平臺建設,充分釋放平臺在行業技術研發與產業升級中的*效能。同時,以智能化、無人化、電動化發展趨勢為導向,重點針對數字液壓系統、高效傳動組件、高可靠控制模塊、工程機械專用“三電”核心部件、基礎材料及工業軟件等領域,集中力量攻克融合感知技術、人機交互系統、智能無人調度管理、動力架構優化、驅動控制算法、能量管理方案及輕量化設計等核心技術難題,加速實現下一代工程機械整機與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自主可控,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為筑牢產業發展根基,將以工程機械高端核心零部件研發應用的共性需求為著力點,加速搭建產業公共技術服務、試驗檢測服務與成果轉化對接三大平臺,為行業提供涵蓋知識產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全鏈條服務。與此同時,積極引導企業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借助智能制造裝備,整合MES、ERP、WMS等信息系統,實現數據驅動的智能化生產模式,計劃培育約30家省級工程機械智能制造車間與工廠。此外,重點扶持再制造產業發展,完善再制造服務體系,鼓勵行業龍頭搭建后市場綜合服務平臺,全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生態體系。
《行動方案》明確,為確保各項舉措落地見效,將針對具備市場推廣潛力的工程機械創新產品,依規推薦其納入首臺套產品政策扶持范圍,助力創新成果加速轉化。在人才培育方面,著重強化工程機械相關學科專業建設,積極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創新產學研協同育人模式,著力培養跨學科復合型人才與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此外,構建省市聯動、部門協同的工作機制,加強對產業發展態勢的動態監測與精準研判,形成工作合力,高效推進各項重點任務,為產業穩健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