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零部件供應商第三季度的財政收入數據公布了,從業績上看,一年來的努力見了成效,部分供應商已經止損,開始走上了盈利的“康莊大道”,不過,這是否意味著供應商們的“春天”已經到來了呢?他們似乎并不這么看。
扭虧為盈部分供應商走出陰霾
一年前,博格華納公司的首席執行官Tim Manganello預言,2009年的經濟環境將出現“史無前例”的艱難程度。就在他說這句話的2008年11月,博格華納公司出現了1.304億美元的虧損,打破了其之前連續25個季度保持利潤增長的紀錄。Manganello預測的沒錯,到今年10月份為止,北美輕型汽車整個行業的生產總量下跌了39%,并且美國三大汽車生產商中的兩家——通用和克萊斯勒紛紛宣布了破產。
與其他零部件供應商同行一樣,博格華納經歷了連續4個季度的虧損,財政收入同比減少了22%,但盡管如此,博格華納在*后一個季度已走出“黑暗”,產量有所回升,并開始出現利潤。
一項針對北美11家主要零部件供應商財務方面的調查發現,一年多以來,他們中的5家在第三季度首現盈利。其中,已開始盈利的汽車內飾供應商李爾公司7月時按照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11月9日則退出了。這11家中另外3家公司目前的虧損也是*近5個季度中*少的。Gentex公司和聯邦默高公司兩家供應商在更早之前便有了起色,他們第二季度就有了利潤。其中,Gentex公司第三季度比前一季度翻了一番,聯邦默高公司則幾乎是前一季度的三倍多。
前景不明削減成本是扭虧主因
北美*大的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公司將扭虧為盈的部分原因歸結于削減開支,裁員和縮短工作時間,降低工資、獎金和福利。Manganello也將博格華納的利潤歸因于成本的削減,除博格華納外,北美數十家公司都加入到削減成本的行列中來,也因此而幸免于破產。
“整個零部件行業的成本基礎已經發生了*性的改變,這將使他們金融危機的環境中能夠更好的生存下去。”杜拉汽車系統公司首席執行官Tim Leuliette說。Leuliette拒絕透露杜拉公司第三季度的業績細節,他表示,這是幾年來公司*好的一個季度。
“我們驚訝于這些企業削減成本的效率和程度”,高盛分析師Patrick Archambault說,“他們中的大部分企業是在生產較為乏力的狀況下扭虧為盈的。”
但供應商們對此并不樂觀,Manganello認為整個零部件行業的前景仍然還不明朗。對于大多數供應商而言,汽車行業全面復蘇的不確定性和高昂的貸款利息仍然令其面臨著更多的坎坷。Lieuliette強調,供應商們估計要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才可以稍有喘息,或許開始重新招聘。“還有很多零部件供應商正面臨著銀行的債務”,Leuliette說,“如今銀行是不會太慷慨的,所以我們仍然有一段不平坦的道路要走。”
好貸不好還供應商面臨資金困難
據高盛分析師Patrick Archambault透露,目前,供應商已經可以從銀行貸款了,不過其利息將高于一兩年前。“不能說很難得到貸款,但的確很難以之前的價格拿到它了。”
為了彌補信貸方面的緊縮,包括美國天和汽車公司、田納克公司、德納控股公司在內的幾家供應商利用股票發行來籌集資金。但不是所有的供應商都可以這么做。“對于那些規模較小的供應商,我想你還沒有看到經濟滑坡給其資金需求方面帶來的全面影響”,Patrick Archambault說,“在行業的二線層面,你可能會看到更大規模的‘傷亡’。話雖如此,其實他們所排除的困難已經比我們所能想到的更多。”
大約200家零部件生產商仍然面臨著倒閉或者尋找買家的風險,杜拉公司的Leuliette說,目前他的公司就在考慮收購一家亞洲零部件企業和一家歐洲零部件企業在美國的資產。
設備供應商協會會長德科克尼爾表示,據該組織估計,今年有100-200個供應商正在悄然進行著清算工作。“他們都是較小的供應商”,他說,“他們無法按照《破產法》第11章的程序進行破產重組,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
消費放緩產量難大幅提升
根據美國汽車新聞數據中心的估計,北美輕型汽車產量由6月份的560,430輛上升至9月份的976,790輛。“這些成效或許能反映出可能上升的空間,并得到一些回報”,IHSGlobalInsigh公司零部件業務部門主管Stewart Pedder說。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撤銷部分成本的削減,由于生產的扭轉,他們開始批準拜訪客戶、恢復工作時間等等。田納克公司已經取消了減薪10%的舉措,不過他們在其他成本削減措施上每年還能節省58,000,000美元。
盡管前景有所改善,但不要指望在未來幾個季度會有類似本季度(第三季度)的收獲,高盛分析師Patrick Archambault說。
就目前看,產量在本季度反彈較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2010新款車型的推出、通用和克萊斯勒產量的逐漸恢復等等。但是,由于消費需求增加放緩,未來產量的增長將很難達到這樣的速度。
合同難保供應商利潤聊勝于無
目前,汽車制造商正在尋求與零部件供應商中較為固定的一小部分企業簽訂鞏固合同。以克萊斯勒來為例,其采購主管丹尼爾·諾特表示,克萊斯勒今年砍掉了60家供應商,并計劃增加與其合作伙伴意大利菲亞特共用供應商的數量,從目前的一半左右增加到2014年的三分之二多。言外之意,沒有與菲亞特在歐洲和巴西的公司簽訂供應合同的供應商將被排除在外。
“我們已經找到在銷售減少32%的情況下如何賺錢辦法,但是如果產量直線下降,甚至到今年早些時候的低水平,那就很難盈利了。”一家零部件企業的負責人說。
標準普爾股票分析師埃夫拉伊姆·利維認為,在今年低迷狀態下幸存下來的供應商們仍然是喜憂參半,“一方面,對于留下來的公司這是好事,但從另一方面看,由于競爭激烈,這些留下來的企業平均利潤也被攤薄了”利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