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三分錢讓整個電解鋁行業不堪重負。
日前,發改委發布通知,從12月1日起,全國平均銷售電價上調0.03元/千瓦時,煤電廠的上網電價上調0.026元/千瓦時。這一紙漲價令,對于國內龐大的剛剛扭虧尚未恢復元氣的電解鋁行業來說,無疑是一道催命符,再次將其推入到全行業虧損的窘境。
"對于那些有自建電廠或者與電廠有優惠供電關系的企業來說,電價上漲不會帶來什么沖擊。但是,對于那些購買市場價的電解鋁企業來說,三分錢的上漲,將是他們無法承受之重。"湖南創元鋁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道出了行業目前面臨的嚴峻局面。
業內人士指出,經濟增速放緩使得鋁需求基本面預期不樂觀,而不斷增長的產能進一步壓縮了電解鋁的價格空間。電價的上漲,成為壓垮電解鋁行業的*后"稻草",沒有成本優勢的中小企業,或面臨關門倒閉。
每噸成本增加400元
在電解鋁行業中,電力消耗是*大的成本支出項。我國每噸電解鋁平均耗電量為14000千萬時,電力成本占了總成本的45%左右。1.4萬度電,每度電漲價3分錢,就意味著每噸電解鋁的成本增加了400多元。
400元的成本上漲,對電解鋁產業來說意味著什么?一組數據或許可以做出解釋。
今年以來,電解鋁價格從16000元/噸,一路緩慢上漲到8月份的18000元/噸,隨后開始呈下行趨勢,到11月中旬再次跌到16000元/噸左右,而到月底則跌破16000元。
湖南創元鋁業銷售部負責人田先生告訴記者,電解鋁行業的平均生產成本在16000~17000元/噸左右,其中,電價成本約7400元,氧化鋁成本約5400元,再加上人工、折舊、運輸、財務費用等成本。在17000元以上時,整個行業還有利潤可言,現在跌破16000元,很多企業已經是成本倒掛。"這次電價上漲,每噸成本增加400多元,將讓更多企業陷入虧損境地。"
電解鋁上市公司的財報,充分體現了行業現狀。以電解鋁企業焦作萬方(13.44,-0.38,-2.75%)為例,該公司自去年三季度以來連續虧損,直到今年第三季度才艱難扭虧。但中銀國際分析師樂宇坤就指出,由于8月以來國內鋁價逐步下調,焦作萬方四季度盈利可能出現下滑。
不過,電價上漲對不同類型的電解鋁企業產生的影響也不同。由于國內許多電解鋁廠都擁有自己的發電廠,這些企業不僅不會受到電價上漲的沖擊,還可能因為電解鋁價格上漲(為了對沖成本,市場預期電解鋁廠商會小幅漲價)而受益;還有一些電解鋁廠建在水電廠邊,與水電廠簽訂有長期合作協議,享受一定的價格優惠(創元鋁業就與五強溪水電廠有類似合作),短期也不會受到沖擊;而那些購買市場電(火電為主)的電解鋁企業來說,則成為這次電價上漲的*大"受害群"。
產能過剩中小企業或現倒閉潮
發改委上調電價,一方面是應對很多地方電力供應偏緊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是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節能環保戰略的具體舉措。國家發改委體改所產業室主任史煒就表示,"我們通過價格的杠桿來控制企業更多的消耗電,生產企業、高能耗企業要為電價上漲買單"。
電解鋁行業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也是產能嚴重過剩的產業之一。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電解鋁產能已達2200萬噸,實際產量1560萬噸;今年的產能預計為2500萬噸,而未來4年中國原鋁產能將增長60%,2015年電解鋁產能將達到4000萬噸。而從實際需求來看,中國近兩年的鋁需求在1300萬~1400萬噸左右。2500萬噸的產能中,有近1000萬產能閑置。
在創元鋁業的田先生看來,鋁價的漲跌,海外市場影響相對較小,關鍵因素還是國內基本面。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加上高鐵建設減速,使得鋁需求增長前景不樂觀。而產能的不斷增長,進一步打壓了市場。
生意社分析師范艷霞告訴記者,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 I)為49%,環比回落1.4個百分點,自2009年初以來*回落到50%以內;同日公布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 MI指數也是創下32個月來新低,降至47.7%。這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呈現放慢態勢,對鋼材、鋁、銅等基本金屬的需求也將萎縮。電解鋁產能過剩的矛盾或進一步激化。
據悉,自8月份電解鋁價格拐頭向下以來,大企業的處境就日益艱難,很多中小電解鋁企業開始陷入虧損境地。中國有色工業協會鋁部副主任郎大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警示道:"現在電解鋁本就處于虧損狀態,再上調電價,對于電解鋁無異于雪上加霜,電價的調整很可能會迫使電解鋁企業減產、停產甚至倒閉。"
鏈接
電價上調,多行業"增負"
電價上調,受沖擊的不僅僅是電解鋁產業,其他高耗能的產業,如銅、鋅、多晶硅、鋼鐵、水泥等產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
以多晶硅為例,記者從多家多晶硅生產企業了解到,多晶硅的每噸能耗達到2萬度電,甚至高于電解鋁。電價每度上漲3分錢,每噸多晶硅生產成本將上漲600多元。不過,由于多晶硅的市場價格遠高于電解鋁,因此,在總體成本中所占份額并不大。但是,現在多晶硅也已出現倒掛,電價的上漲對多晶硅行業來說也是雪上加霜。
鋼鐵行業也是耗電大戶。根據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曾節勝的測算,電價平均每千瓦時上調3分錢,將增加鋼廠噸鋼生產成本15元左右。
我國是全球*大的水泥生產國,每生產1噸水泥,大約需耗電100度左右(采用節能技術的則能控制在60度左右)。這使得每噸水泥的生產成本增加2~3元,提升總成本1%~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