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各項工作部署,積極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國民經濟實現持續平穩快速發展。工業經濟運行的質量持續改善,結構調整進一步推進,產業競爭力繼續提高。12個主要工業行業全部實現盈利,其中冶金、建材、機械、醫藥、電力、煤炭行業利潤增幅超過40%,煙草、紡織、輕工、有色行業利潤增長30%以上。”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在第三季度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
朱宏任介紹稱,前三季度,工業經濟延續了上半年的發展勢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5%,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同比加快1.3個百分點。經濟運行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部分高耗能產品生產和出口增幅回落
針對年初部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的情況,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產業、土地、環保、價格等政策落實情況的專項大檢查,從運行情況看,這些政策措施的成效正在逐步顯現。從生產看,部分高耗能產品產量增速回落。1~9月,粗鋼、水泥、電石、鐵合金產量增幅同比分別回落0.8個、5.7個、8.4個和5.3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1.3個、1個、3個和7.9個百分點。從出口看,部分“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增幅繼續回落。前9個月,銅、鋁、鉛出口量分別下降59%、57.1%和52.6%。鋼材出口自7月以后環比呈回落趨勢。從用電量看,前三季度,鋼鐵、化工、建材行業用電量增速比一季度分別回落6.2個、1.2個和3.1個百分點。其中,鐵合金、鋁冶煉行業用電量增速比一季度分別回落17.9個和2.7個百分點。
二、工業企業效益水平繼續快速增長
前8個月,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5632億元,同比增長37%,增幅同比提高7.9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06.56,同比提高21.57點。12個主要工業行業全部實現盈利,其中冶金、建材、機械、醫藥、電力、煤炭行業利潤增幅超過40%,煙草、紡織、輕工、有色行業利潤增長30%以上。
三、產業競爭力進一步提高通過加大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工業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高,產業競爭力有所增強。紡織行業努力克服國際貿易摩擦增多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認真落實國家關于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的要求,加快技術更新改造,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出口實現了“量減價增”。國內市場自主品牌轎車銷量比重繼續提高,1~9月達到27%;汽車出口增長65.2%。有色、建材等行業的重點骨干企業加快收購兼并的步伐,積極拓展產業鏈,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四、淘汰落后工作取得新進展
今年以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淘汰落后工作進一步推進。前三季度,關停淘汰落后水泥產能2500萬噸,淘汰落后電石產能40萬噸,鐵合金產能100萬噸;淘汰機焦產能1100萬噸,土焦和改良焦670萬噸。實現了全年關停小火電機組1000萬千瓦的目標,鋼鐵、有色行業淘汰落后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淘汰落后的積極進展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節能減排。有色金屬重點企業鋁錠綜合交流電耗同比下降157千瓦時,約節電14億千瓦時。銅冶煉、鉛冶煉綜合能耗同比分別下降2.8%和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