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稀土儲量居世界首位,而贛南離子型稀土保有儲量占全國35%,在世界稀土產業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這種稀有的戰略資源,由于周邊省份非法開采量的無限擴張,致使“排骨賣了豆腐價”。在此背景下,贛州決定從6月1日起,全市稀土礦山停產一個月,并聯合內蒙古、江蘇兩個稀土開采和加工大省加入“停產保價”行動。
停產重估稀土價值
“每天不僅要與本地企業進行溝通,也要了解外界對這次行動的反應。”贛州市稀土行業協會的喻一奇*近比較忙。改變他工作節奏的原因是贛州市5月28日下發的一份文件:6月1日起,贛州市稀土礦山停產、贛州稀土礦業公司停供原礦一個月。
“部分省市稀土資源開采總量過大,稀土價格大幅下滑。被動接受市場價格大幅下滑,不如主動干預。”喻一奇告訴記者,離子型稀土的原礦價格停產前每噸僅6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超過1萬元;以贛州市去年年產1萬多噸計算,損失超過1億元。所以,從穩定市場供應和資源有序利用的角度,稀土價值需要通過“停產保價”的形式重新判斷。
“抱團”行動取得成效
去年9月,贛州同樣因市場原因采取了停產手段。但這次令外界關注的是,該市向其他省市發出了共同“停產保價”的倡議,獲得內蒙古、江蘇兩個稀土開采和加工大省的響應,由此走出了謀建“稀土歐佩克”的*步。
“贛州實際上一直擁有南方離子型稀土的定價權。”肖慧是贛州稀土礦業公司經營部主管,每月根據市場走勢等綜合情況,給全市的稀土原礦產品定價,其他省份則參考贛州的定價。然而,隨著鄰近省份非法開采量的加劇,對價格的控制越來越難。
“從現在的市場行情看,‘停產保價’已取得一定效果。”肖慧告訴記者,目前市場報價相對于停產前的每噸已回升3000元,這也得益于與其他省份的“抱團”。
喻一奇說,贛南、江蘇、內蒙古的稀土加工能力占全國八成,三地同時“停產保價”自然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未來打造“稀土歐佩克”
贛州市高層曾明確表示,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在儲備稀土資源,所以要盡早建立鎢、稀土等礦產資源儲備體系,保障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該市正在醞釀稀土儲備工作,同時與國內其他稀土企業集團聯合,打造一個資源儲備和深加工的“稀土歐佩克”,以爭取在全球稀土市場發揮更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