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董事長安德魯·弗里斯特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透露,正在準備出售公司擁有的部分磁鐵礦項目股權,洽談方包括中國的鋼鐵企業。與此同時,公司計劃將年產能從目前的4000萬噸增長至1.5億噸,以滿足中國鋼企對鐵礦石的難以飽和的需求。
弗里斯特表示,公司正考慮賣出其在澳大利亞的部分磁鐵礦項目的部分股權,并已經在與一些潛在投資者進行溝通,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鋼鐵企業。
FMG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的磁鐵礦項目同樣位于皮爾巴拉地區,2008年,FMG曾與寶鋼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寶鋼貿易有限公司簽署合資協議,雙方將勘探并開發潛在儲量為10億噸的西澳磁鐵礦,就是這一磁鐵礦礦區的一部分。
目前,FMG在中國的鋼鐵企業客戶已達50多家,已向中國供應了5500萬噸鐵礦石,成為中國在國外的第四大礦石供應商,不過,與中國每年6億噸左右的鐵礦石進口量相比,FMG的供應量仍顯微弱。“FMG在一年內要達到5500萬噸的產能,并進一步達到9500萬噸,這些擴建項目將全部使用自有資金進行建設,其中90%的礦石會供應中國市場。”弗里斯特說。
值得注意的是,必和必拓去年一共生產了1.09億噸,力拓去年生產的礦石不到1.6億噸,所以如果FMG的產量可以達到9500萬噸,與三大礦山巨頭的差距將越來越小。FMG進一步想要擴產達到的1.5億噸,必和必拓和力拓是用了40年的時間。
弗里斯特還透露,FMG還在進行所羅門(Solomon)礦區的可行性研究,一期項目將達到6000萬噸,可研報告預計今年年底完成,進而還計劃將產能擴展到1.5億噸。他表示,所羅門礦區項目不會通過股權融資,而是其他融資渠道,包括計劃出售磁鐵礦的股權獲得資金。
除了通過擴產趕超三大礦山巨頭,FMG還希望把鐵路和港口等鐵礦運輸線路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弗里斯特對本報記者透露,FMG還在與中冶集團洽談合資在澳大利亞北部建設一個新的深水港口,目前也在做可行性研究,港口的初期吞吐能力達到9000萬噸,*終達到3億噸的能力,建成后規模將與澳大利亞目前*大的黑德蘭港口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