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改革創新,以提高標準化工作服務于經濟發展為中心,按照《關于在呼和浩特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開展“自治區重點產業集群標準化試點”的通知》要求,包頭市實施“稀土產業集群標準化試點”,稀土高新區以獨特的優勢,圍繞稀土重點產業,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標準化工作的整體提升,促使稀土產業發展由此步入新階段、結出豐碩果實。
新時代催生新使命 立足行業發展 圍繞產業實際 標準化試點工作應運而生
中國稀土產業在全球已經發展成為產能、產量和消費量三個*的水平,而稀土行業小企業眾多,企業標準化程度低,固體標準物質都是礦和氧化物標物,在金屬合金和功能材料方面的標準物質尚屬*。
稀土產業變革要在直面問題中展開波瀾壯闊的畫卷。
當今的世界正流行著一句“行話”:“*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隨著我國經濟自2010年總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我國標準的發展將越來越發揮重要作用,也越來越緊迫。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現在,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創新進入活躍期,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
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殷殷重托,為我區稀土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8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內蒙古自治區推進標準化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在《行動計劃》中,稀土產業的標準化體系建設位于重點任務之列。
《行動計劃》全面規劃了2014-2016年內蒙古標準化工作的藍圖。
——加大稀土等工業優勢行業的標準研制力度,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及時將一批專利技術、核心技術轉化為標準,增強內蒙古的標準話語權。
——明確了高附加值的稀土鋼、鋁鎂合金等生產關鍵技術標準,稀土選礦、冶煉、分離、深加工等技術標準的制定,并引導扶持其轉化為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等作為重點研制內容。
——在2015年底前完善稀土標準體系,2016年底前制定《稀土鋼》、《鋁鎂合金》等高附加值的生產關鍵技術標準14項等內容。
這一行動計劃,是對稀土產業發展現狀精準掌握的基礎上作出的,是內涵豐富、系統完善的科學行動指南,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動稀土產業變革,永遠在路上
新方法破解新課題 堅持實事求是
著眼長遠發展 夯實領導責任抓落實
彰顯“四個意識”
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把準方向,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抓實工作。
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行動計劃》單列了稀土產業集群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并由包頭市稀土高新區管理委員會和包頭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實施。
稀土高新區管委會于2015年7月承接自治區稀土產業集群標準化試點工作以來,從研究問題到制定方案,從謀劃設計到協調推動,始終在自治區黨委和包頭市委“一盤棋”部署下推進。
夯基壘臺,立柱架梁。試點工作期間,稀土高新區管委會出臺《稀土高新區“稀土產業集群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成立標準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管委會分管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相關委辦局各司其職,召集會議討論督促項目進展。區質監分局負責項目整體推進和具體工作,包括標準化試點推進、協調工作,并為區內企業提供基于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及咨詢、培訓、信息跟蹤與交流等支撐服務。
試點工作的推進,還必須充分尊重企業的首創精神,通過試點為發展探索方法、積累經驗。
確定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包頭稀土研究院、包頭金山磁材有限公司、包頭三隆稀有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作為重點試點單位,簽訂稀土產業集群標準化試點項目任務書,明確試點單位工作任務。
中國北方稀土(集團)、包頭稀土研究院積極參與了ISO稀土標準技術委員會工作,制定《稀土術語和定義》國際標準獲得正式立項。
包頭金山磁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在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基礎上,還開展團體標準研制、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果。
稀土高新區試點企業經驗如何上升為全行業的共識和自覺行動。
——政府資金支持企業和聯盟主導制定研制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自試點項目開展以來共計投入各級、各類資金200余萬元。
——集中組織開展標準化專題培訓、講座5次,參訓人員616人次。
——利用建立的稀土產業標準化信息平臺優勢,將標準體系成果、各項標準向高新區企業免費開放,促進了標準實施應用。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在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的推動下,標準化工作在扎實推進中探索、形成了符合本地區的方法,激發了強大的發展動力,推動試點工作一往無前。
新浪潮帶來新發展 以重點攻關鍵 以重點帶全面 試點工作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標準如潮,每一次潮頭高涌,都蓄積起澎湃的創新動能,每一次驚濤拍岸,都書寫成產業發展的日新月異。
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行業企業和聯盟共研制標準78項(含報批),其中,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17項,行業標準24項,地方標準2項、國家標準樣品4項、團體標準11項;稀土企業產品標準19項。
標準,是用高質量發展來解決稀土產業發展中的問題,有力地增強了稀土國際話語權。
包頭稀土研究院主導研制的《稀土術語》、《稀土產品牌號表示方法》等基礎標準,為消除行業術語混亂、統一產品編號發揮了積極作用。包頭金山磁材有限公司牽頭研制的《電機用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包頭市三隆稀有金屬有限公司牽頭制定的《稀土金屬合金》等團體標準,共享了相關公司技術優勢,以產品實際、市場需求為導向,強化了龍頭企業在產業內的優勢地位,也整體提升了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產業的競爭優勢。
通過研制發布《蓋板玻璃拋光用稀土拋光粉》等標準,確定了產品的質量相關指標、評價方法,使稀土拋光產品質量評價更加有章可循,行業的生產行為逐步規范,質量得到保障,為稀土拋光產品的推廣保駕護航。
為改變標準創新與市場關聯度不足、市場反應慢等缺點,試點工作努力引導實現稀土標準創新與科研一體發展,鼓勵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標準,形成科研、成果、專利、產品協同發展,實現標準技術含量提升,產業健康發展。
包頭稀土研究院還結合“含鑭、鈰稀土PVC熱穩定劑的研發”項目研制,同步開展專利和標準制定工作,及時將研究成果用標準形式固化。PVC熱穩定劑通過SGS權威機構的檢測,各項指標完全符合歐盟RoHS指令及REACH法規要求,該項目同步提出研制行業標準《稀土熱穩定劑》和《鈰鐠氧化物》獲得工信部立項通過,并列入2017年國家稀土標準化委員會工作計劃。該項目已形成成套制備技術,建成了年產5000噸的中試生產線,技術成果實現轉化,產品進入市場后反映良好,可與國外先進產品媲美,打破了國外產品對市場的壟斷,使進口熱穩定劑的價格下降50%以上。
一葉輕舟,穿峽越谷過萬山。
試點項目建設中,注重鼓勵引導標準與科研項目一體開展,積極鼓勵企業申報標準相關課題,將科研成果及時以標準的形式加以固化和推廣,努力形成科研、成果、專利、產品協同發展,實現標準技術含量提升,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涓涓溪流,匯聚成海掀波濤。
成立包頭稀土產業聯盟,市、區相關委辦局積極參與推動聯盟建設,引導產業聯盟加強創新標準研制工作,形成集群優勢,擴大產業聯盟、團體標準的影響力,服務于市場開拓。
新起點開啟新征程。2018年,稀土高新區將積極申報*稀土產業集群標準化示范項目建設,擬通過項目示范推動,鞏固和提升標準化試點建設成果,完善稀土技術標準體系,引導稀土企業轉型升級,由資源生產型向技術集約型轉化,提高資源利用率,淘汰落后產能,創新產品,著力打造中國北方稀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