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一年一度的冰箱壓縮機行業會議在安徽合肥召開。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副理事長王雷以及來自華意、加西貝拉、黃石東貝、廣州萬寶、錢江制冷等14家冰箱壓縮機企業共3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由安徽美芝承辦。
壓力山大
“壓力太大。”在本次會議上,“壓力”二字被與會代表提及*多。對于冰箱壓縮機生產企業來說,即將過去的2015年是壓力*大的一年。無論銷量、銷售額以及單價,都難以實現讓人滿意的業績。“這么多年來,冰箱壓縮機行業一直比較頑強。雖然企業每年都說壓力大,但都堅持下來了。可是2015年與往年不同,讓人看不到希望。”一位企業代表表示。
在這樣的行業壓力下,降價似乎成了冰箱壓縮機生產企業的*選擇。“當年賣200多元的產品,現在還不到100元。”一位企業代表說。而另一位企業代表則表示:“這樣的價格我只在2002、2003年左右見過,而如今我又見到了,真是讓人心驚。”“競爭很正常,可是無序競爭很痛苦。”他說。
“2013年以來,隨著與家電相關的刺激政策退出,整個經濟形勢進入新常態,2015年,行業形勢變得異常困難。”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說,“我從事家電行業30年以來,只遇到過兩次比較大的市場調整,這是第二次。上一次是從1989年開始,到1992年才有好轉的跡象。這一次,大家也應該做好心理準備,需要的時間少則兩三年,多則五六年。”
姜風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產業結構將出現大調整。對于冰箱壓縮機行業的下游冰箱行業來說,調整幅度會很大。“‘家電下鄉’時,中國冰箱生產企業超過100家,經過此輪調整,三線冰箱品牌會逐漸消失,產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冰箱壓縮機企業應做好應對的準備。”姜風說。實際上,需求不足,產能過大,正是冰箱壓縮機行業在新常態下比別的行業更有“切膚之痛”的重要原因。
呼喚自律
更讓企業無奈的是,以往,降價后總能在銷量上看到一些效果,然而2015年,即便是降價,冰箱壓縮機也難以實現銷量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個行業開始呼喚自律。
“2014年9月起,冰箱壓縮機行業開始打價格戰,之后企業發現價格戰并沒有帶來銷量的增長。在價格問題上,還希望大家能有底線,不能低于成本去銷售,行業才有可能實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姜風說,“整個冰箱行業正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未來市場上的剛性需求將主要集中更新需求和升級需求方面,這也要求冰箱壓縮機行業能夠提供更高水平的產品。如果總是陷于價格戰中,無疑是死路一條。”
對此,王雷表示:“冰箱壓縮機的價格已經夠低了,如果沒有不斷創新的產品,不但冰箱壓縮機行業沒有發展后勁,冰箱行業的發展也必然失去支撐。”
對此,冰箱壓縮機企業都表示認可,更有企業代表提出:“要自律,冰箱壓縮機企業應該從源頭抓起,即應該主動控制產量。”
對于正在國際化道路上一路高歌的華意和加西貝拉來說,即便是在國際市場上,也感受到了自律的必要性。“我們希望,在全球冰箱壓縮機行業,也有我們應有的地位,不能老讓人家覺得‘中國造’就是便宜的、質量差的。不能讓人家覺得中國企業只有‘價格戰’,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也不能是‘曇花一現’。這要求我們必須自律、創新。”加西貝拉和華意壓縮總經理朱金松說。
強調產品差異化和生產自動化改造
在“價格戰”打得不亦樂乎時,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尋求調整,并找到發展思路。其中,強調產品差異化、加強生產線自動化改造成為很多企業開始重視的方向。“希望在調整過程中能把產品提升做好。”一位企業代表說。
“目前,我們正在天津建生產線,用來生產變頻家用壓縮機。”天津思科普總經理劉樹靜說,“我們想要用技術敲開中國客戶的大門,可是非常困難,因此要針對中國客戶的特殊需求,做成本優化。”還有一些規模不大的冰箱壓縮機生產企業表示,自己的“生路”就是做差異化產品。對此,姜風表示認可,她說,現在冷柜、酒柜還有一些創新型產品市場都有所增長,這些都是冰箱壓縮機企業產品實現差異化的機會。
另外,還有一些企業強調,要加強生產線自動化改造。GMCC總經理向衛民表示,自2011年以后,GMCC就沒有進行過生產線的擴張。“提升現有生產線的效率,是制造升級的一個方面。”向衛民說。
姜風表示,目前,市場未見好轉,經濟、產業形勢還遠未探底。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大家都在進行產能控制。“現在是‘擠泡沫’時期,在去產能化,雖然這個過程很痛苦,價格競爭不可避免,但要理性競爭,企業要把注意力放在把控產品質量、技術進步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上。中小企業要注重產品差異化的發展。”姜風說,“我們需要共同努力,來維持良好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