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開展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四川、云南、貴州、西藏4省區探明大量礦產資源。其中,銅在全國探明總量中為80%,金為70%左右,銀和鉛鋅分別超過全國探明總量計劃的1倍和20%。
川、滇、黔、藏4省區幅員遼闊,地質構造復雜,成礦作用豐富多彩。負責4省區地質調查組織協調工作的成都地調中心依據成礦條件、礦產信息和已知礦床(點)前景的比較優勢,按戰略突破、重點評價、重點項目設置等3個層次覆蓋全區大調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進展:
西藏雅魯藏布江成礦區被列為戰略突破的頭號工程,投入費用超過1億元。截至去年11月,這一區域已初步探明4個大型銅礦,發現5處具有大型規模以上的銅礦產地,控制銅資源量超過800萬噸;查明2個大型鐵礦床,探明資源量9000萬噸,其中*高品位達65%的富鐵礦6000萬噸,預測遠景儲量超過1億噸;經部分工程控制的鉛鋅礦資源量300多萬噸。上述發現,為形成2個以上富銅、富鐵*勘查開發基地提供了資源基礎。云南羊拉、普朗、白秧坪、南汀河等重點勘查礦區規模擴大并發現新礦產地,尤其是核桃坪金廠河銅鐵多金屬大型隱伏礦床的發現,為“三江”礦產勘查部署打開了新的思路,其經濟價值和科研意義不可低估。
重點評價項目首推川西格聶銀礦的發現?萍既藛T在原有礦床外圍加大地面調查和綜合分析力度,初步查明銀礦資源量5700噸,伴生鉛鋅礦150萬噸,還發現了一個中型錫礦和銅礦,預測多處具有尋找大型銀礦和斑巖型銅礦前景,被譽為“實施大調查以來四川地區獲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新發現的紅原縣刷經寺金礦帶延長上百公里,已探明金礦資源量超過100噸。在攀西成礦帶的漢源、洪雅及會東、會理地區均發現含礦線索延長、成礦類型新的銅、鉛鋅礦床。在川、黔交界處發現沿新斷裂帶分布的鉛鋅礦床,已查明資源量200余萬噸,推斷相鄰老礦區下部可能存在一個品位很高的大型礦床。
點項目設置區內的藏東昌都地區經工作證實,已獲鉛鋅礦資源量150萬噸,其伴生或共生的銻、銀等金屬礦也都具開采價值,推斷沿南北向延伸的異常區至少具有尋找4個大型礦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