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經濟整體回升向好的勢頭持續穩固,促進了生產資料市場和物流規模的穩步較快增長。其中前4個月,市場交易活躍,需求較為旺盛,價格節節攀升;后2個月,市場供需增勢回穩,價格由穩轉降。預計下半年,國內生產資料市場總體走勢在保持穩步增長的同時,將繼續呈現增速回落和價格震蕩下行的格局。其中,第三季度隨著制造業、房地產業增速的持續放緩,市場在回穩中繼續有所回落;第四季度經過相應調整和重新布局,市場發展將再度進入穩定增長期。
上半年市場運行基本狀況
上半年,生產資料市場在持續恢復和快速發展中,呈現高位趨穩和增速回落的態勢,市場表現出“五緩一增”的基本特征。
銷售總額增速趨緩。上半年,全社會實現生產資料銷售額17.1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同比增長22.7%,仍然處在較快增長區間。但自第二季度以來,市場增速持續放緩。
市場需求旺中漸緩。據對30種主要生產資料按可比口徑統計測算,上半年市場總需求(包括國內消費+出口)同比增長20.9%,比*季度增速回落5.6個百分點,其中30種物資需求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煤炭、焦炭、柴油、銅材以及部分化工產品需求下降幅度超過平均水平。
物流規模增勢放緩。根據工信部提供的交通運輸部門統計數據,上半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和全路日均裝車數在保持穩步較高增長的同時,均出現同比增速回落。
市場價格漲勢減緩。1月~6月,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同比累計漲幅為16.3%,比1月~5月漲幅縮小1.2個百分點;降幅較大的品種主要有鋼材、有色、化工和成品油。上半年累計生產資料平均價格水平比年初上升4.6%,其中6月份比年初僅上升3.8%,低于前期水平。
流通企業經營效益增勢趨緩。上半年生產資料流通行業的整體利潤水平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增勢趨緩,增速大幅回落,特別是利潤率水平一直在2%以下徘徊,行業利潤不均衡的現象更加顯著。
部分生產資料庫存增加。據對30種主要生產資料統計測算,6月末全社會平均庫存水平比年初上升了13.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2.4%;平均庫存可供周轉44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6天。庫存上升較大的品種主要有鐵礦石、煤炭、原油、粗銅、鋁材以及汽車等。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也顯示庫存積壓情況開始顯現。
對當前市場運行的基本判斷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3月份、4月份,無論是生產資料流通規模、市場需求總量,還是價格走勢,都達到了本輪經濟恢復以來的*高水平,但從4月份后出現了增速逐月回落和增勢逐漸轉弱的跡象。
造成生產資料市場保持較大規模、較高增長以及增速回落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上半年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整體經濟穩固向好、持續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二是對比基數依然較低,各項經濟指標增速在加快回升;三是國家在房地產投資、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管理通脹預期、進出口貿易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措施的影響逐漸顯現。
筆者認為,上半年生產資料市場發展由高速增長逐步趨向平緩,是與整體經濟發展和宏觀經濟調控目標相一致的,市場發展體現出政策與需求互動、調整與增長并進的基本格局。
下半年市場走勢的基本預測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仍很復雜,不確定因素較多,這對判斷下一步市場走勢帶來一定困難。一方面,國內經濟持續增長和穩固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世界經濟總體上也在擺脫下降趨勢,逐漸進入恢復和增長趨勢。這些有利因素推動和促進了我國生產資料市場在上半年基本實現了穩步較快發展的目標。但另一方面,國內經濟發展仍面臨內生動力不足、增勢減緩,有些生產資料市場供過于求,結構性矛盾仍很突出。同時,世界經濟復蘇的進程曲折多變,國際上針對我國的貿易摩擦在不斷加劇,國際石油、鐵礦石、銅、鋁、鋼材等基礎商品價格也呈現大幅波動或下降趨勢。這些因素都對國內生產資料市場發展帶來不確定性或不利影響。
預計下半年生產資料市場走勢的基本特點將是緩中趨穩。第三季度是今年較為關鍵的階段,應保證市場需求的穩定增長,避免市場價格的大起大落;第四季度可能在前期回調的基礎上趨于穩定,表現出溫和增長的趨勢。預計全年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增幅在15%左右,全年物流總額增長在16.5%左右,全年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將比2009年上漲1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