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半年我國鎢品進出口貿易量趨于受控,市場價格平穩,處于平穩發展期。供求決定均衡的價格與交易量,未來鎢需求保持穩定增長,國內開采總量的控制和市場供應的有序,國際鎢市場價格趨于穩定是必然。
上半年,鎢品出口退稅和關稅政策的出臺、實施和走向成為廣大生產、貿易商關注的焦點,鎢行業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我國鎢品進出口貿易總體呈現平穩的發展態勢。
1月1日起實行《鎢行業準入條件》,主要含鎢的礦灰及殘渣、三氧化鎢、仲鎢酸銨、碳化鎢、鎢鐵、硅鎢鐵、鎢粉、未鍛軋鎢和鎢廢碎料等征收5%~10%暫定關稅;6月1日調整硅鎢鐵的暫定稅率,由10%提高到15%;7月1日起取消鎢酸、藍色氧化鎢、其他鎢的氧化物及氫氧化物、其他金屬的氧化物及氫氧化物、鉬酸銨、鎢酸鈉、鎢酸鈣、偏鎢酸銨、其他鎢酸鹽、其他金屬酸鹽及過金屬酸鹽、混合的未燒結金屬碳化物(包括自身混合或與金屬粘合劑混合的)、其他混合的未燒結金屬碳化物(包括自身混合或與金屬粘合劑混合的)等鎢品的出口退稅,并降低鎢絲和其他鎢制品的出口退稅率為5%。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的不斷加大,對上半年的鎢品進出口貿易帶來影響。
同期比較,不含硬質合金,上半年鎢品出口總量15531.6噸(金屬量,下同),與去年同期增長1.22%,增幅減緩7.26個百分點,鎢品出口量趨穩受控,其中出口配額鎢品6654.3噸,占全年出口配額的43.21%;出口額55974.3萬美元,同比增長4.70%;進口鎢品2910.2噸,同比下降15.2%,其中進口鎢精礦2292.1噸,下降14.3%,進口額7854.2萬美元,同比下降8.0%。
進出口總量受控
不含硬質合金,鎢品出口總額5.6億美元,同比增長4.70%;進口總額0.8億美元,同比下降8.0%。出口凈額4.8億美元。
鎢品出口總量15531.6噸(折合金屬,下同),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長1.22%,增幅減緩7.26個百分點,鎢品出口量趨穩受控,其中出口配額鎢品6654.3噸,占全年出口配額的43.21%;進口鎢品2910.2噸,同比下降15.2%,其中進口鎢精礦2292.1噸,同比下降14.3%,進口鎢鐵176.9噸,增幅達14641.7%,其余鎢品進口均有較大幅度的減少。凈出口量12621.4噸。
受退稅和關稅政策的影響,三氧化鎢、仲鎢酸銨和碳化鎢粉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其他鎢品出口量均有增長,尤其鎢酸、偏鎢酸銨、未列名鎢的氧化鎢和氫氧化鎢增幅較大。
進出口價格平穩
受鎢品出口關稅政策出臺、實施和未來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影響,上半年鎢品進出口綜合平均價格有所波動,但幅度不大,仍屬正常波動,延續了2006年以來一直處于較平穩的運行態勢。
上半年,鎢品出口綜合平均價格36038.96美元/噸金屬,與去年同期比較,上漲3.43%。年初鎢品出口貿易開市價格略有走低,市場表現稍有遜色,1月份綜合平均價格比上期(2006年12月)低4.9%,但1-6月份未出現異常波動,漲跌幅度在2.1-6%之間,出口價格一直處于小幅震蕩,總體運行平穩。
上半年,鎢品進口綜合平均價格26988.4美元/噸金屬,同比上漲8.50%,進口價格漲幅高于出口。其中,進口鎢精礦的價格20008美元/噸金屬,折合每標噸鎢精礦價格近10萬人民幣,與國內銷售價格基本持平,剔除進口鎢精礦,進口鎢制品綜合平均價格為52874.36美元/噸金屬,是出口鎢品價格的1.47倍,同比差距拉大了0.16倍,但鎢鐵的出口價格是進口價的1.97倍,我國鎢品的整體國際競爭力有所提高,但鎢材的出口價格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進出口結構改善
鎢品進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西歐、美國、加拿大、非洲和俄羅斯聯邦,隨著我國鎢冶煉加工水平的不斷提高,進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變化。
從進口鎢品看,進口鎢精礦和鎢制品2910.2噸,除鎢鐵外,進口量均有減少。其中:進口鎢精礦達2292.1噸,占總量的78.8%,比上年同期減少14.3%;進口鎢廢碎料161.4噸,占總量的5.5%,比上年同期減少40.8%;進口鎢鐵大幅增加,同比增長14641.7%(上年同期只有1.2噸)。
從出口鎢品看,以出口鎢中間產品為主的格局比上年同期稍有改善,但鎢中間產品依然占總出口量的79%,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個百分點。其次是鎢鐵占16%,深加工產品鎢材只占5%。我國鎢產品結構還有待優化升級,提高技術含量和檔次。
除鎢鐵外,在出口的鎢中間產品中,出口量較大的產品依次是:仲鎢酸銨、混合料、碳化鎢粉和氧化鎢。鎢絲出口量有所增加,同比增長5.63%,價格略有上升(上升0.03%),而進口鎢絲價格同比上漲了20.8%,是出口價格的2.64倍。我國鎢精深加工產品有待提高技術水平。
從出口鎢品看,主要出口到西歐和亞洲,分別占總量的43.06%和38.70%,其次是出口到美國和南美洲分別占總量的15.55%和2.15%。
從進口鎢品看,鎢精礦主要來源于亞洲、非洲、加拿大和俄羅斯聯邦,分別占總量的29%、22%、26%和19%,鎢制品主要來源于西歐和亞洲。
進出口市場預測
我國鎢品出口年平均價格在2001年以前不足8000美元/噸金屬(下同),一直低迷不振;2001-2005年的5年間,幾經跌宕起伏:2001年年平均價格達到1萬美元,但曇花一現,2002、2003年又回到8000美元左右, 2004年年平均價格超過1萬美元,達到11848美元/噸,2005年攀升到23737美元/噸,大幅震蕩;2006年突破3萬美元,年平均價格達到34706美元/噸。從近幾年的國內外鎢市場看,國內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全球經濟的復蘇,鎢需求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抑制鎢開采總量的擴張,鎢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的調整,上下游企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和貫通,行業更為自律和諧;市場的非理性化供應導致的市場不穩定大為減少,投機貿易的空間縮小,鎢企業的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得到提高,理性化的市場運作能力和抵御市場、政策風險的能力有所增強,鎢市場已從低迷——跌宕——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時期,也是我國鎢工業來之不易的發展機遇期。
供求決定均衡的價格與交易量,鎢資源需求量與社會經濟增長是同步的,全世界70%的工業離不開硬質合金,鎢的消費量中有50%以上是用于硬質合金,2006年全球消耗原生鎢達6萬噸(金屬量)。近年來,中國鎢消耗量逐年增長,而隨著世界經濟的增長,國際鎢需求也在增長。因此,未來鎢需求還將保持穩定的增長,國內開采總量的控制和市場供應的有序,國際鎢市場價格趨于穩定是必然。
從國內鎢市場層面看,上半年,我國GDP總值達到106768億元,同比增長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6.4%,經濟的快速增長將拉動鎢需求的增長。近兩年來的鎢市價格走勢表明,國內鎢精礦10萬元/噸的價格是我國鎢資源價值的合理回歸,已被上下游企業和貿易商從心理上接受和實際上認可。7月4日,全國鎢礦山企業負責人研究鎢礦行業和企業的行業道德、行業規約和監督管理等自律機制,制定規范行業和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的各項措施,一致簽訂了《鎢礦山企業行業自律公約》,充分表明了我國鎢礦山企業謀求和諧共贏以及促進我國鎢業穩定、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將對提升和穩定鎢市場價格產生積極影響和助推作用。
從國際鎢市場層面看,全球經濟依然保持增長態勢,鎢需求穩定,對穩定鎢市場價格有很好支撐;上半年國外鎢市場價格平穩,國內鎢品出口退稅和關稅政策日益明朗,從長遠看,有利于保護鎢戰略資源和提升鎢品價格;在國內鎢市場的推動下,國際鎢市場價格趨于穩定是必然的。
從政策層面看,今年全國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59270噸,與去年基本持平,僅增加綜合回收利用鎢指標210噸,總量增長0.36%,總量指標穩定;全年鎢品出口配額1.54萬噸(折合金屬),比上年減少2.53%;8月1日起,對三、四、五等鎢礦石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由0.6元、0.5元和0.4元/噸分別提高到9元、8元和7元/噸(鎢礦石原礦),是原標準的15倍、16倍和17.5倍,鎢精礦單位開采成本將增加2000元左右;今年,國家加快制定行業準入的配套法規,嚴格行業準入、規范鎢礦開采和鎢資源整合,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這些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都將有利于嚴格控制鎢資源供應,控制產能擴張,促進鎢行業的健康發展,對鎢市場無疑是利好的政策信號,將有利于鎢價格的穩定和上揚。
據有色金屬協會統計,上半年全國鎢精礦產量39664噸,同比下降1.60%。穩定鎢市場價格,總量控制是關鍵,國家對鎢品出口的限制,從長遠看,是有利于保護戰略性鎢資源,提升鎢市場價格的,隨著國外暑期休假的結束,國際市場交易的回暖,預期未來鎢市場價格還將繼續保持穩定運行的態勢,穩中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