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完善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工作,對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著重要作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要著力做好六項重點工作。
近幾年來,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不斷推進,企業改制和產權轉讓逐步規范;國有資產監管體制不斷完善,監管基礎工作和監管力度加強,在實踐中探索和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經濟效益明顯。
會議認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仍然是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今后深化國企改革和國資管理體制改革首先要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繼續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與關鍵領域集中,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骨干帶動作用。
其次是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繼續推進股份制改革,著力完善產權結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激勵約束機制,推進企業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
三是加大壟斷行業改革力度。當前我國壟斷行業改革已在電力、郵電、鐵路等多個領域取得進展,如電力領域的區域電力市場框架基本形成,電價改革步伐加快,《電力監管條例》頒布施行等。今后壟斷行業改革的重點是放寬市場準入,推進市場主體和產權多元化,提高市場競爭和抗御風險能力。
四是切實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和產權轉讓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國務院國資委曾多次強調,今年要繼續以股份制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為重點,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并以貫徹新的《公司法》為契機,加快中央企業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制改革。國資委將從嚴格執行有關政策等三個方面入手,保障國有資產在產權流轉中保值增值。
五是依法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要認真履行出資人職責,加強國有資產監管,規范監管方式,充分發揮監事會的作用。
六是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法制建設,建立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授權經營制度,建立科學的業績考核體系和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責任追究制度,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監管和經營的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