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汽車行業達沃斯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
http://forum.autoinfo.gov.cn/forum/index.htm)”將于2011年9月2~4日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召開。屆時,來自國內外政府領導、權威專家學者、知名企業高層等共計600余位嘉賓將齊聚泰達,圍繞“汽車社會與產業未來”這一年度主題,以戰略性的高度、前瞻性的思維、國際化的視野,共同探索汽車產業發展之路,促進汽車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年一度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是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以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共同主辦的。自2005年成功創辦以來,經過六屆的積累與沉淀,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汽車行業規格*高、規模*大、影響力*廣泛的高端品牌盛會;發展成為政、產、學、研等社會各界廣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發展成為國內外各界解讀汽車產業政策和展望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窗口。先后有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張國寶、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等部級領導;日本通產省制造局局長、德國環保署署長、美國能源計劃署署長等國外官員;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李紹燭、長安集團董事長徐留平、廣汽集團董事長張房有等為代表的國內*企業界領袖;豐田、通用、福特、大眾、日產、標致-雪鐵龍、戴姆勒、寶馬等國際知名汽車公司高層領導;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清泰,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校長鐘志華等為代表的權威專家參與論壇并發表精彩演講。
記者從組委會獲悉,“201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秉承開拓創新、持續完善的辦會宗旨,在年度主題和議題擬定、會議組織等方面,聽取了上級領導的指導意見,積極組織專家論證,廣泛進行企業走訪,確保論壇能夠準確反映行業發展熱點和趨勢。論壇將在三天的會期里通過VIP圓桌會議、全體會議、頭腦風暴、互動研討等多種會議模式舉辦10余場活動,全面傳達與交流各層面、各領域的權威視點。綜合來看,“201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將有八大看點值得行業共同期待。
(1)迎接汽車社會,研討“十二五”汽車產業發展戰略與市場需求趨勢
伴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以及私人轎車大量進入家庭,中國快速步入汽車社會。汽車社會的到來將對汽車產業發展帶來深刻的變革與影響。“十二五”時期是中國汽車社會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汽車工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汽車產業更需要與汽車強國建設目標相適應的中長期發展戰略。同時,“十二五”時期汽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更加理性,汽車市場需求動向將發生一系列轉變。
本屆論壇將通過三場VIP圓桌會議展開深入研討,為汽車社會的到來出謀劃策。
(2)適應汽車社會變化,促進汽車產業與汽車社會協調發展
我國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消費結構的轉變,使人均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中國不可逆轉地迎來了汽車社會。汽車產業與能源供應、環境保護、道路交通等社會資源的協調發展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由此,汽車行業更需要從汽車社會的角度研究和調整汽車產業發展思路和相關政策,充分認識汽車社會中的機遇和挑戰,引導汽車產業適應汽車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汽車企業也需要積極做好準備,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品結構,加強品質管理,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為汽車社會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本屆論壇將通過三場全體會議的政府、行業和企業聯動,深入探討汽車社會與汽車產業協調發展的解決方案,推動我國汽車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
(3)汽車低碳化是汽車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選擇
汽車產業高速發展與社會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日益顯現,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面臨的環境約束力逐漸增強。汽車低碳化逐漸成為汽車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共識。推廣普及節能汽車,是進一步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降低對石油資源依賴的現實要求;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與長遠發展的戰略選擇。因此,中國汽車產業需堅持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并重的發展戰略。
本屆論壇將通過全體會議從產業政策與規劃、標準法規體系、配套設施建設、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等角度全面研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及對策,為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貢獻行業智慧。
(4)技術進步與創新是建設汽車強國的根本保障
近年來,我國汽車技術創新與應用領域已經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但與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十二五”期間是我國汽車技術創新尤其是關鍵零部件技術研發取得突破的重要時期,通過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方式在節能、替代能源、環保和安全技術領域取得顯著成效,是實現汽車強國目標的根本保障。
本屆論壇將通過互動研討會議從政、產、學、研等角度展開研討,重點歸納與總結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整車、零部件等企業的成功經驗,為中國汽車行業的技術進步與創新開辟新的思路。
(5)新興市場的開拓是汽車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大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部分大城市汽車市場趨于飽和。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點在哪里?國內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以及海外市場將成為重要選擇。我國二三線城市和農村人口基數龐大,人均汽車保有量較低,汽車保有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將是支撐中國汽車市場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目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階段已逐漸跨入出口時代,海外市場將是壯大我國汽車工業的重要途徑。
本屆論壇將通過互動研討會議,邀請政府、行業機構和企業領導解讀相關政策、營銷措施、發展規劃等,為汽車企業開拓國內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以及海外市場提供決策參考。
(6)增設新的會議模式,觀點碰撞更加精彩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擁堵加重,車用能源需求不斷增大,機動車尾氣排放已經成為我國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汽車產業面臨著資源和環境的嚴峻挑戰。汽車產業發展既要考慮帶動經濟增長和滿足消費需求,又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要堅持汽車與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產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同時,汽車產業只有不斷滿足社會變化帶來的需求,才能繼續拓展市場,贏得市場的主動權。
本屆論壇將*引進“頭腦風暴”這一全新的會議模式。通過兩場“頭腦風暴”,主持人將與多位對話嘉賓一起多角度、多層次的深入研討汽車與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之道以及汽車產業如何適應社會變化的具體措施,為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會議研討氛圍更加熱烈,觀點的碰撞更加精彩。
(7)突出融合發展,汽車相關領域受到關注
在汽車社會中,汽車與相關領域的融合日趨緊密、相輔相成。交通效率與出行便捷性的提高,需要汽車產業與城市建設、交通規劃的共同努力;汽車產業與信息產業優勢互補、加強合作是加快推進我國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典范,汽車信息化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本屆論壇將通過全體會議、頭腦風暴等會議廣泛探討包括城市建設、交通規劃、車聯網等在內的汽車相關領域的現狀與前景,促進汽車與相關領域的融合發展。
(8)借鑒先進經驗,國際聲音進一步凸顯
中國已經連續兩年成為世界*大新車市場,但與汽車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汽車工業發達國家都較早的進入了汽車社會,其先進經驗值得借鑒。
本屆論壇將邀請世界行業組織以及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行業機構的多位嘉賓演講,進一步提升論壇的國際化水平,使國外汽車社會的發展經驗為我國汽車社會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六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不斷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向著更高的目標奮勇攀登,為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201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期待著與您再次聚首,共謀汽車產業與汽車社會協調發展的新篇章,共同繪制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