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今年以來,我省面向市場需求,積極構建“創新聯合體”,加速搶占新材料產業高地。
近日,甬江實驗室“熱場材料創新中心”,成功突破了碳化硅涂層原子級材料制備技術,實現量產。作為半導體核心部件,新材料的壽命和性能顯著提升,打破了國外壟斷,價格降到同類進口產品的一半。
甬江實驗室熱場材料創新中心研究員 薛運周:目前實現了年產量1萬片以上的產能,國內市場上具有很高的競爭力,成功實現了國產替代。
這個新產品,由實驗室聯合當地企業共同完成攻關。為了加速突破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甬江實驗室設立了科創服務平臺,向當地新材料企業開放。一家在熱場材料領域有所積累的企業,主動聯系實驗室,共同成立創新中心。實驗室拿出設備、人才,企業拿出產線、產品,以“創新聯合體”的形式迅速開展實驗。
甬江實驗室副主任 張永慶:探索高效的科技創新組織實施模式,吸引集聚*的創新主體,聯合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形成創新的協同效應。
“科研平臺+創新企業”,加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寧波5家*重點實驗室、12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都與當地企業達成了合作,陸續在石墨烯材料、磁性材料等領域攻克了5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縱觀全省,今年浙江將加速推進建設“創新聯合體”,力爭新培育省級新材料中試平臺5個,突破60項以上新材料技術和產品。
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業務副主任 陳琴:企業所研發的新材料產品能夠快速產業化和示范應用,減輕了兩端的應用成本,對于我們整個產業鏈來說,它的自主可控和安全性的產業鏈韌性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推進建設“創新聯合體”,衢州更進一步,率先成立了新材料產業聯盟,不僅聚集了當地30多家新材料企業和多個科研院所,還納入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大聯合體”的形式,實現對產業鏈各環節創新的全覆蓋。不久前,拓烯科技剛剛成功研發光學級聚碳酸酯,可廣泛用于手機鏡頭。從科研論證到實驗室樣品再到規模化生產,全過程在產業聯盟內完成,大大縮短了研發時間。
拓烯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凱隆:不單純是生產的一些問題,也有可能涉及到一些行政法規,其實在聯盟當中的一些企業它都能夠非常好的去共享這些資源。
目前衢州新材料產業聯盟已有48家理事單位,今年前兩月,衢州新材料實現產值154.6億元,增速16.5%。
今年,我省將以創新聯合體建設為載體,加速推進溫州灣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園、臺州灣新材料產業等重大平臺建設,力爭全年新材料產業集群營收突破7900億元。
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產業所石化與輕紡研究室主任 吳鈺龍:從修煉內功的角度來說,我們還是要提升創新能力,提高新材料的研發效率。快人一步推動科研機構的研發成果與企業的生產之間緊密結合起來,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來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834442575939592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