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院新創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首任所長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冶金學家李薰先生,F任所長盧柯院士,名譽所長師昌緒院士。經老一輩科學家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金屬研究所已經發展成為我國享譽海內外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的重要基地。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以高性能金屬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這些材料的結構、性能、使役行為及其防護技術,并注重材料制備與加工及工程化研究,形成基礎、應用與開發并重的發展格局。在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方面以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核心,瞄準國際前沿,解決重大的學科問題;在應用研究領域以沈陽先進材料研究發展中心、材料環境腐蝕研究中心為核心,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關鍵性的技術問題。
金屬研究所是我國*早招收研究生、首批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是首批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之一。金屬研究所與世界30多個國家的研究機構、學術團體、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交流關系,并與英、美、德、日、意等國的科研機構和大學開展國際前沿合作課題研究;有15名科技人員在30余個國際組織(雜志)任職,編輯出版的學術刊物有6種。
未來的金屬所將凝聚一批國際材料科學精英人才,擁有先進的儀器裝備和支撐條件,具備規范、高效的管理與運行機制,能夠承擔國家重大工程所需的*材料技術研究任務,不斷涌現有國際影響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材料,同時金屬所將成為國內外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中一個重要的學術合作交流平臺。
根據本所科研布局與學科發展的需要,面向海內外誠聘學科帶頭人及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計劃”學者),歡迎加盟我所共創輝煌。
具體信息如下:
一、學科帶頭人
招聘崗位:學科帶頭人,研究員
申請條件:45歲以下,海外知名科研機構獲得副教授及以上職位,獲得博士學位后有4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經歷;獨立主持過科研項目,在本領域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做出過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發表多篇有影響的論文;在國際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能把握本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能帶領團隊在國際科學前沿從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新成果;學風正派、誠實守信、治學嚴謹。對具有教授級職位申請人年齡可放寬。
研究方向:1、材料的計算與模擬;2、生物材料;3、材料化學;
4、功能材料;5、聚合物材料;6、復合材料
二、“百人計劃”學者
招聘崗位:“百人計劃”學者,研究員
申請條件:40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后有連續4年以上國外科研工作經歷,一般應在海外獲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獨立主持或作為主要骨干參與過課題(項目)研究的全過程并做出顯著成績;在本學科領域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做出過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有影響的論文;能把握本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能帶領一支隊伍在國際科學前沿開展研究工作;學風正派、誠實守信、治學嚴謹。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位的申請人年齡可放寬到45歲。
研究方向:
1. 多功能復合結構合金設計
2. 亞埃(sub-angstrom)尺度分辯率的材料電子顯微學
3. 納米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4. 納米材料的化學穩定性
5. 磁性薄膜材料
6. 新型能源材料
7. 生物結構材料的力學行為
8. 高溫合金先進制備技術及組織和性能
9. 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
10. 先進涂層的設計、制備與表征
11. 核電站用結構材料的制備和評價
12. 高溫高壓環境中材料損傷與壽命預測
三、應聘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 個人簡歷;
2. 發表的論著目錄、論著引用情況及3篇代表性論文;
3. 已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證明;
4. 三位教授級國內外同行的推薦信函;
5. 對開展應聘學科科研工作的設想、計劃和要求。
四、招聘程序:
1. 書面材料評議;
2. 通過招聘委員會答辯獲得相應崗位聘任資格;
3. 到位工作后所長聘任。
五、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沈陽市文化路72號,110016,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人事處
聯 系 人:關德慧 劉宇翔
電 話: 024-83978242 83978241
歡迎通過電子郵箱應聘。
傳 真: 024-23891320
了解金屬研究所情況可訪問網頁:www.imr.ac.cn
了解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情況可訪問:http://www.caspe.ac.cn/department/brjhb/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