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廢鋼價格形成"倒掛",國內市場廢鋼資源量逐漸縮小。與此同時,我國鋼鐵產量的不斷增長,進一步擴大了廢鋼資源供應不足的局面。近幾年,廢鋼單耗逐年降低,廢鋼的應用占鋼產量的比例從2000年的22.9%下滑到2006年上半年的15.8%,降低了7個百分點。而世界廢鋼消耗水平達40-45%。這一發展的趨勢已為我國鋼鐵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亮起了黃燈,發出了警示。近日,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秘書長閆啟平就如何對影對國內市場廢鋼資源不足,如何促進廢鋼企業和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提出了4點建議:
1、加快規范進口廢鋼鐵市場,提高集中度。我國廢鋼鐵擁有國產和進口兩個市場,國內廢鋼市場對國際市場有著同樣的依賴性。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從事進口廢鋼的企業有500多家,規模大小不一,資質良莠不齊,在對外采購中,惡意競爭現象比進口鐵礦石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近幾年來的狀況雖有所好轉,但內耗仍相當嚴重。
為了規范進口廢鋼市場,在相關協會和大型進口廢鋼公司的建議和參與下,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召開了有關廢金屬進口會議,著手整頓進口市場,實行準入制度,對從事進口廢鋼的企業在規模、守法、業績、行業自律燈資質方面將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2、加強行業自律,防止人為炒作。要保證市場健康發展,就必須加強行業自律和行業監督管理。各企業要顧全大局,遵守行規行約,自覺維護市場的穩定。進口商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更新經營理念,變買賣為產業,減少投機的心理,才能在共贏中求得長期發展。建議國家在規范市場過程中充分發昏行業協會的監督管理和橋梁紐帶作用,充分發揮協會的科學、真實、權威的信息優勢和引導作用,依靠廣大會員的公約和自律,逐步把市場建設好、維護好。
3、構建采購聯盟,建立境外廢鋼基地。我國廢鋼進口多為現貨交易,長期合同貿易的比例較少,隨機性較大。近幾年在我國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進口廢鋼價格年年上漲、居高不下。為此,建議國家要鼓勵在境外建立廢鋼收購及拆解基地,穩定資源、拓寬渠道,并在這方面給與相應的優惠和鼓勵政策;要在規范進口市場、增加集中度的基礎上,支持鼓勵行業組織建立采購聯盟,統一對外。同時國家應給予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和保護。
4、加快廢鋼稅收政策的調整,搞活國內市場,繁榮國內市場,減少對進口廢鋼的依賴。為了理順國內廢鋼市場,規范市場管理,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于今年3月底4月初組織相關國務院六部和六大再生資源利用協會,對四省一市進行了實地考察與調研,著手對我國廢舊物資稅收政策進行調整。國家對廢鋼稅收政策的調整應盡快出臺,挖掘資源潛力,減少對進口廢鋼市場的依賴。新的稅收調整改革要有利于循環經營的發展;有利于廢鋼回收和利用企業積極性的提高;有利于全國流通和公平貿易;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凡是不符合我國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落后工藝、落后設備、落后鋼鐵企業,要抓緊改制淘汰。凡是國家禁令的小鋼廠、地條鋼生產,要堅決取締,控制資源流向,減少資源浪費,緩解市場壓力。國家應加大對我國廢鋼加工配送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增加倉儲量,加強市場的自我調節,提高抵御外來市場沖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