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原材料市場價格2004年就開始了上漲勢頭,但誰也沒有想到,今年它們集體“加速上升”。其中,原油、基本金屬、貴金屬價格的上漲行情更是讓人驚心動魄。輪番上漲一路走高的原材料價格,給下游加工制造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作為消費者的老百姓也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生活成本”的提高:往年大打價格戰的空調今年一反常態地提價了,油價再次上調讓人們不得不掂量開車的成本。
本輪原材料漲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漲勢還要維持多久?企業怎樣規避成本上漲風險?對深圳經濟增長有何影響?本組報道為您一一解讀。
交易商說
貴金屬價格一路飆升
金銀銅鋅的國際價格連創歷史新高
“原材料價格簡直漲瘋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管是期貨從業員,還是企業經營者,在談到原材料漲價時用得*多的就是這句話。
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讓金瑞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昌武驚訝萬分:“行情的強勢超過了大家的普遍預期。就拿銅價來說,期銅市場的記錄不斷被刷新。當我們還在驚嘆500美元的單日波動幅度時,市場很快又創下1000美元的單日波幅記錄。”
“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想象的。”姜昌武說,“記得2001年、2002年,銅價的年波動幅度還不到500美元。未來也許我們還要面對更加瘋狂的市場,未來波動幅度可能會更大。”
作為在期貨公司從業多年的專業人士,姜昌武用三個“想不到”來評價近期國際市場:想不到國際金價、銀價會一次又一次刷新25年和19年來的新高;想不到國際期銅價的盤中浪頭一度超越38年間形成的所有峰頂;想不到國際原油的價格*高點快接近80美元。
據了解,在全球經濟向好、供需缺口、基金買盤的推動下,原材料市場價格從2004年就開始上漲,期間雖有小幅調整但始終保持上漲勢頭,并且在今年呈現出加速的趨勢。其中,原油、基本金屬、貴金屬價格上演了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以銅為例,“五一”黃金周后,銅價一路飆升到7000美元/噸,近日倫敦金屬期貨交易所銅現貨價沖上8300美元/噸,相當于2001年國際銅價*低時的1319美元/噸的6倍!無獨有偶,其他有色金屬的表現同樣勢如破竹。鋅價屢創歷史新高,目前倫敦金屬期貨交易所鋅現貨價已經逼近4000美元/噸,而去年此時的價格僅為1300美元/噸……
如果對原材料的漲價缺乏直觀的感覺,那么不妨參看與原材料相關的股票:自去年底中國股市復蘇以來,有色金屬股、石油能源股、新材料股成為大盤攻城拔寨、一路上行的生力軍。一些與金屬、能源、新材料“沾親帶故”的股票,也成為爭搶對象而隨之“雞犬升天”。金屬、能源、新材料板塊的股票表現,已經被證券分析人士看作深滬大盤漲跌的風向標。
生產者說
我們的利潤空間被“劫走”了
加工制造業的成本因漲價而大幅推高
“對企業的影響太大了。”提起原材料漲價給企業帶來的壓力,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樹全脫口而出。在昨天的采訪中,幾乎每個接到記者電話的企業負責人都在抱怨原材料漲價給企業帶來的壓力。
輪番上漲的原材料價格給下游加工制造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以加工制造業*常用的銅為例,其成本占空調產品總成本的20%左右,占冰箱產品總成本的10%左右。銅價飆升令空調、冰箱等家電生產廠商的成本壓力進一步加大。目前使用銅材較多的電線電纜、五金產品、燃氣灶具等市場價格已經出現一定上浮勢頭。
目前家電業每年消耗的鋼材量在600萬至700萬噸左右。由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冷軋薄板和冷軋硅鋼片等品種多為進口,其價格一直不斷攀升;由于國際石油價格比2003年上漲一倍多,以石油為原料生產的顏料樹脂產品,在過去兩年時間內價格漲幅也接近翻番。同時,隨著鋼材、石油制品漲價壓力的陸續釋放,相關產業的制造成本大幅上升,又拉動其他原料價格,加上銅、鋁、鋅等有色金屬的漲價,使得家電配件也跟著漲價。
在原材料價格提升且波幅巨大的情況下,如何維持企業的生存空間成為加工制造業企業面臨的挑戰。深圳市寶安高科電子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倪云彬告訴記者,以銅和橡膠、塑料件為主要原材料專門生產電話機的寶安高科,正承受著沉重壓力。倪云彬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材料漲價,導致企業綜合成本至少上漲5至7個百分點。由于寶安高科不是原材料的直接貿易商,難以在期貨市場采用套期保值的辦法來降低成本,只有眼睜睜地看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劫走”企業利潤。
在原材料不斷漲價的背景下,既要保持企業的利潤,又要保證產品價格的穩定,對大多數廠家來說,已經成為一個兩難的選擇。
“生產電池要用到銅、鋁、鈷、鎳。相對于去年來說,今年銅和鋁的價格幾乎都翻了一番,使得企業成本增加了30%。”張樹全對記者說,“為了積極應對原材料漲價,比克電池一直都在尋找替代材料。現在我們在考慮用錳酸鋰代替鈷酸鋰,估計一個月左右就能推出替代材料。一旦找到替代材料,我們就找到了降低成本的良方,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肯定不成問題。”
管理者說
政府全力為企業減負深圳經濟受影響不大
原材料上漲對我市經濟究竟會有什么影響?企業該怎么辦?昨天,記者采訪了市貿工局副局長殷勇。殷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原材料上漲對我市整體經濟肯定會有影響,但影響不大。目前還沒有企業反映無法承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殷勇表示,市政府正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全力為企業減負。
耗能企業少影響相對小
對深圳企業來說,油價上漲帶來的影響*為直接和明顯。據了解,油價上漲給我市工商業帶來的影響集中表現在,工業方面帶來企業運輸經營成本上升,加劇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據了解,目前,柴油價格上調150元/噸,上漲幅度為4.6%,國家鐵路貨物統一運價上漲5.1%。去年深圳各油站售出柴油110萬噸,按此測算深圳企業運輸成本將多支出約1.6億元;同時,深圳不少的原材料和貨物要通過鐵路和海運來運輸,鐵路運價上漲勢必調高的海運價格都將增加企業的成本。專家認為,油價上漲將進一步擠壓企業的盈利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企業競爭力下降。
據介紹,由于深圳產業結構整體偏輕,耗能工業、機械工業比重較小,因而原材料價格上漲不會對我市整體經濟造成太大影響。據了解,銅價上漲對我市IT產業會帶來一定影響。但銅材料上漲的同時,鋼材價格下降得比較厲害,原材料有漲有跌,我市IT企業尚能應付。
另外,企業采用產品漲價、管理等途徑已經消化了原材料帶來的壓力。
自發電將多支出約2億元
據測算,2005年全市工業企業自發電用油量約140萬噸。由于長期以來電力供應緊張,多數企業實行錯峰用電,企業為維持正常生產和確保按期交貨往往要自己發電。在油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企業自發電的成本早已高過使用網電的成本,自發電成本高達1.5元/度左右。據預測,柴油價格上漲4.6%,深圳工業企業自發電將多支出約2億元。
殷勇告訴記者,由于工業企業自發電成本上升,許多企業已經開始改用網電,以減輕成本壓力。
殷勇說,對于深圳的企業來說,“今年有一大利好,那就是今年我市的網電指標大幅上升,在平衡電力漲價矛盾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了解,我市的電價一直比較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壓力。
政府積極為企業減負
殷勇透露,為了給企業減輕負擔,去年深圳市對燃油電廠的政府補貼高達7.7億元,是全國補貼力度*大的城市之一。今年的政府補貼力度將會更大。
有關專家介紹,政府正在積極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因成品油價格上漲和原材料漲價對我市整體經濟產生的影響。專家認為,一方面要確保成品油市場供應穩定,加大對物價走勢的監測,積極引導居民合理消費;另一方面要作好商貿流通企業的開源節流工作,鼓勵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對商貿流通企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給予技改貼息或稅收傾斜政策的支持;繼續對燃油電廠實施財政補貼,合理安排錯峰用電方案,減輕企業負擔,降低生產成本,努力將影響減小到*少。
相關報道
鋼材價格全面反彈權威人士發出預警
自今年3月份開始,我國鋼材市場迅速從持續了半年之久的“深寒”中走出,鋼價全面反彈。國內主要鋼廠正紛紛推出價格上調的方案。業內權威人士已在預警,鋼材市場的敏感期又將來臨,“此時應該靜下心來搭準市場的脈搏,切忌判斷失誤”。
據多家咨詢機構的分析,這一輪鋼價上漲,是國際和國內市場供求出現新變化的必然結果。“鋼之家”分析師吳文章等專家說,去年鋼價跌入低谷后,全國鋼材供給增量出現減緩的趨勢。但誰也沒想到,國際鋼材市場自今年2月開始快速回暖,到5月末已超過去年同期的價格水平,這為中國增加鋼材出口、減少鋼材進口創造了條件。與此同時,國內市場需求的旺盛也大大超出預期。
中鋼協人士說,當前,中國鋼鐵業又進入了一個市場價格受工業生產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外貿出口增長、國際市場行情、原料價格、匯率等多種因素影響的“敏感階段”。各相關方面應多從長遠戰略考慮問題,少搞短期行為。如果行業內外的各種因素都能保持相對的平穩,下半年鋼材價格水平將能基本穩定或有小幅的波動。
分析人士說,不要“一漲遮百丑”,市場導向一旦不理性,產能過剩、市場“深寒”隨時會回來。據國家發改委人士在一次市場研討會上透露,有關鋼鐵業結構調整的具體指導意見可能很快就會公布。各相關部門將嚴把鋼鐵項目準入關,職能部門如執行不力,造成經濟損失的,將被追究責任。到2007年前重點淘汰200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爐、20噸及以下的轉爐和電爐等落后鋼鐵生產能力;到2010年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等其他落后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