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情況體現了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如果考生將來有繼續深造的打算,或者有進行科學研究的理想,那么,這類指標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以下是教育部有關部門向本報提供的各個高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具體情況。
清華大學(10個):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微波與數字通信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8個):蛋白質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湍流與復雜系統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視覺與聽覺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文字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浙江大學(7個):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流體傳動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6個):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市腫瘤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
吉林大學(5個):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動態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化學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5個):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現代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4個):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數字制造與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大連理工大學(4個):三束材料改性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4個):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安交通大學(4個):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機械制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川大學(4個):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大學(4個):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復旦大學(4個):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東南大學(3個):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哈爾濱工業大學(3個):現代焊接生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水質保障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機器人及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同濟大學(3個):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東師范大學(2個):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南理工大學(2個):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山東大學(2個):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天津大學(2個):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廈門大學(2個):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農業大學(2個):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南大學(2個):
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重慶大學(2個):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大學(2個):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南大學(2個):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車身先進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個):軟件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虛擬現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師范大學(2個):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化工大學(1個):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交通大學(1個):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科技大學(1個):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1個):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郵電大學(1個):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成都理工大學(1個):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河海大學(1個):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州醫學院(1個):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東理工大學(1個):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工業大學(1個):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南大學(1個):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1個):功能有機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農業大學(1個):作物遺傳與種植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
第二軍醫大學(1個):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第三軍醫大學(1個):創傷、燒傷與復合傷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第四軍醫大學(1個):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子科技大學(1個):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東北大學(1個):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東華大學(1個):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1個):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山東農業大學(1個):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山西大學(1個):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理工大學(1個):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個):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北大學(1個):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北工業大學(1個):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南交通大學(1個):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南石油學院(1個):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燕山大學(1個):亞穩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1個):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個):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礦業大學(1個):深部巖石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1個):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石油大學(1個):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1個):油氣資源與勘探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協和醫科大學)(3個):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