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江西悅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悅安新材”)披露招股意向書,正式進入詢價與發行階段。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136.02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擬募集資金2.78億元,用于高性能超細金屬及合金粉末擴建等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悅安新材成立于2004年,主要從事羰基鐵粉、霧化合金粉及相關粉體深加工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擁有行業*的核心技術和系統完善的研究開發能力、綜合技術服務能力。在超細羰基鐵粉領域居于國內市場重要地位,為羰基鐵粉細分市場的全球主要供應商之一。
深耕超細金屬粉體領域十七載技術創新驅動業績發展
據悉,羰基鐵粉、霧化合金粉等金屬粉末處于產業鏈上游,是粉末冶金行業*主要的原材料。由金屬粉末通過金屬注射成型工藝(MIM)、3D打印工藝等制成的各種制成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事工業、汽車工業、消費類電子產品、精密儀器儀表及電動工具、醫藥食品等領域。
作為一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悅安新材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發展,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鞏固公司在新材料細分領域的*地位。招股書顯示,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度,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898.04萬元、1,338.70萬元和1,644.50萬元,研發費用持續增長。特別是2020年各行各業都受疫情影響,悅安新材苦修內功,技術研發持續加碼。
不僅如此,悅安新材一直重視人才儲備、人才梯隊培養和團隊建設,擁有較強的研發隊伍以及快速高效的研發能力,公司2016年即已獲得“江西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2020年7月,公司成功獲批建設“江西‘海智計劃’悅安工作站”,進一步加強公司人才隊伍建設,加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
在超細金屬粉體領域,悅安新材已經深耕十七載,取得了不少研發成果。目前,公司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羰基金屬粉體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擁有境內14項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1項境外發明專利,并先后參與制定了《微米級羰基鐵粉》等7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公司的微米級羰基鐵粉被評為“江西省自主創新產品”,高壓循環法制備羰基鐵粉技術榮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完善的研發體系,為其帶來了亮眼的經營業績。*新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8億元、2.13億元和2.5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336.42萬元、5296.45萬元、5268.45萬元,營收保持穩健增長,盈利能力可觀。多元的產品線、深厚的技術儲備、穩定可靠的產品質量以及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服務優勢,讓悅安新材在客戶中獲得了廣泛認可,同時也為其帶來了持續穩健的收入。
政策助力行業新發展募投打開成長新空間
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金屬粉體行業及粉末冶金行業持續受益,替代市場逐步由低端轉向高端,市場逐步擴大。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重點提出:要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目前,粉末冶金技術已經成為生產優質新材料的主要工藝之一,同時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術已經成為粉末冶金領域*具發展潛力的工藝技術。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5G智能終端設備及汽車電子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金屬粉末材料市場有望維持高增長。未來粉末冶金發展方向仍然將是圍繞產業升級、進口替代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開發和儲備新技術新工藝,并借助精益的自動化制造技術,適應節能環保的新時代要求,并朝著致密化、高精度、高密度、結構復雜、組件、提高磁電性能等方向發展。
乘著政策的東風及行業旺盛的需求,悅安新材欲借助資本市場力量,進一步完善產能布局,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據招股書披露,公司擬募集資金1.74億元用于年產6000噸羰基鐵粉等系列產品項目(一期),該項目的實施將通過新建生產車間,引進先進自動化生產設備、檢測設備,對現有羰基鐵粉生產線進行規模化擴建,提高公司優勢產品生產能力,聚焦中高端產品,并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產成本,解決下游需求增長帶來的產能瓶頸問題,滿足廣闊的市場需要,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前瞻的戰略布局、強勁的創新能力,顯著的產品優勢。悅安新材在成為高性能微納金屬粉體新材料亞太地區*供應商的目標上砥礪前行,作為國內羰基鐵粉龍頭,公司的未來充滿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