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性能表現*,優于進口材料。”“電接觸性能穩定,國產化替代生產潛力大。”……2月18日上午,在廣西建興光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專門生產光伏銀漿的頭部企業看到該公司的銀粉樣品測試結果后,如獲至寶,急切地發出量產訂單邀約。
光伏銀漿是生產光伏電池重要的輔料,將它“打印”到硅片后,形成排列整齊的銀色柵線,發揮銀的優越導電性能,提升光伏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而光伏銀漿的性能表現取決于其上游的關鍵原材料——光伏銀粉。
“在大眾看起來,銀粉只是將金屬銀打碎成粉。但實際上,要將貴金屬粉末化,直至符合光伏制造需求的電子級顆粒,是一項高技術壁壘門檻。”廣西建興光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周銘說,“在光伏電池片中,光伏銀漿是除硅片外,總成本占比第二的原材料,約占10%至15%。”
據了解,盡管國內有不少企業從事銀粉生產,但無論在產能、顆粒精細度和產品穩定性上,均與國際主流廠商有很大的差距。光伏導電銀漿生產中所用到的超細銀粉長期依賴進口,其中日本企業占據國際銀粉市場的半壁江山,光伏產業一度將超細銀粉列為“卡脖子”難題之一。
今年初,周銘帶領科研團隊生產出直徑僅有1至2微米的超細銀粉顆粒,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驗表明,銀粉顆粒直徑越精細,后期印刷到硅板上的柵線直徑就越細、越連貫,間接提升硅板接觸光源的面積。相近性能參數下,采用自主工藝生產的光伏銀粉價格僅有進口銀粉價格的三分之一。”周銘告訴記者。
南寧市緊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脈搏,轉換發展動能。2023年,興寧區設立廣西*新產業加速器,瞄準光伏產業上游,引進尚處于實驗室階段的廣西建興光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城區提供融資擔保、人才支持、廠房建設等方面的支撐,幫助創新公司的研發團隊輕裝上陣。在自治區工信廳*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中,建興光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興寧區發展改革和科學技術局局長黃云昱說。
3年來,南寧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額和增加值連續3年居全區*。2024年,該市下達各類科技創新獎補資金8000多萬元,指導幫助科技企業獲得“桂惠貸”超32億元。南寧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今年,該市將著力營造近悅遠來的創新生態,啟動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投資工作,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并加強區域協同創新,導入更多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發達城市的創新資源。此前,周銘博士的故事曾入選“講好興寧故事”,這位來自光伏發電領域的“科技大咖”,帶領她的團隊研發出具有優異性能的光伏級超細銀粉,不但是對西方技術壟斷的勇敢挑戰與成功顛覆,更照亮了我國在綠色能源領域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