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海洲“生死之間”:互保圈層層引爆30億貸款涉違約
一家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扶持、已于兩年前啟動上市計劃的新材料公司,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于2013年11月27日突然向當地政府提出資產重組請求。
是企業長期虧損隱瞞不報,還是惡意逃廢債務,抑或另有隱情?
5個月過去后,淄博海洲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債務違約引發的連鎖反應持續發酵,為其擔保企業引火燒身,已有約30億銀行貸款涉嫌違約。而銀行間人士透露,如任其蔓延,風險層層引爆后大約將有80億銀行貸款面臨風險。
海洲公司稱,該公司已租賃給深圳博愛投資有限公司經營,所有欠款將由租賃方償還。
淄博市博山區管工業的副區長劉承志對債權銀行客戶經理稱:“這樣把銀行債務都甩了,現在許多銀行都給淄博市下*后通牒,要求抽貸,把淄博的金融環境都搞壞了。” 他明確表態,海洲已涉嫌惡意逃廢銀行債務。
周建華已被拘留
銀行獲得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海洲公司營業收入為6.97億元,但向稅務機關提供的真實收入僅為1.46億元。
5月10日,淄博市博山區管工業的副區長劉承志電話中稱:“昨天周建華已經被拘留了。”他說,銀行的錢到哪里去了要查明,企業如何處置已進入相關程序,相關程序包括經偵介入。
此時,已距海洲公司突然向政府提出資產重組請求過去5個多月。
2013年11月27日,海洲粉末冶金公司總經理周建華突然到企業所在的白塔鎮向當地政府提出,企業已無力償還到期債務,希望政府出手相助。
周建華,1965年出生,淄博本地人。*早成立商貿公司,后開辦化工廠,經營化工廠期間鉆研粉末冶煉技術,2006年成立海洲公司,其粉末冶金技術成為當地“轉調創”的代名詞,企業也成為淄博新興產業的典型,多次獲政府財政補貼。2011年海洲與光大證券簽約啟動上市計劃。
在之前,沒有任何征兆顯示企業異常。
一家涉案銀行信貸經理回憶,2013年11月25日,企業有一筆3000萬元貸款到期,他當天聯系海洲財務負責人吳東后,本金利息順利到賬,27日,他再次聯系吳東準備發放此前已約好的一筆1500萬貸款時,吳東告訴他,企業已申請破產重組。
消息迅速在銀行業間流傳開來,包括遠在濟南的銀行信貸經理紛紛趕到企業所在的白塔鎮。周建華的說法更令經理們憂懼。周說,企業此前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全都是編造的,企業實際上一直在虧損。
海洲公司提供給銀行的經山東正信會計師事務所公司審計的海洲粉末冶金公司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企業總資產12.11億元,所有者權益5.33億元,負債總額6.78億元,其中加上應付票據的流動負債6.48億元。當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46億元,凈利潤1.26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為凈流入8258.87萬元。
但海洲公司向稅務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了另一面。如銀行獲得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海洲公司營業收入為6.97億元,但向稅務機關提供的真實收入僅為1.46億元。
接到報告的白塔鎮政府立即向博山區政府匯報,區政府批復同意海洲公司重組。隨即成立了由政府、銀監辦、審計局、公安等部門組成的協調領導小組和由三家互保企業負責人組成的工作小組。
這三家企業分別是山東宏泰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海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和山東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洲公司之所以與上述三家公司形成互保關系,一是四家企業同屬博山區白塔鎮,二是這幾家企業實力、規模位列鎮屬企業前列,有“白塔四小龍”之稱,年產值接近全鎮工業產值的40%。
企業之間互保在當地相當普遍,是銀行放貸協議中必有的一項內容,而且互保的連帶責任在條文中有詳細和明確的規定。企業互保的弊端顯而易見,在經濟形勢好時未必能做到一榮俱榮,但經濟形勢惡化后一定會導致一損俱損。
2013年12月6日,博山區區政府召集涉案銀行通報情況協調工作。大致內容包括,一、通報海洲突然破產原因。結論是,海洲公司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也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但內部家族經營模式造成管理混亂市場開拓不力、跑冒滴漏嚴重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嚴重虧損;二、銀行貸款逾期金額為7.84億元,涉及18家銀行;三、2013年11月29日工作小組進駐海洲公司后生產經營已趨于穩定;四、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希望銀行在企業不欠息不逾期的前提下繼續放貸。
博山區政府承諾,為企業提供過橋貸款先期償還銀行到期利息。2013年12月20日,各家銀行相繼收到由當地鎮財政支付的當月利息。但隨后形勢急轉直下,原先承諾協調的當地政府突然不再“插手”海洲重組。
令涉案銀行不滿的是,海洲公司的審計結果始終沒有公開,而當地政府對周建華的態度未有定論。在債權銀行們看來,周建華偽造財務報表已構成金融詐騙,要立即追究其刑事責任。記者獲悉,于2013年年底被羈押的周建華妻子孫芳,已在春節前被釋放回家。
互保圈層層引爆違約
包括宏泰在內的幾家互保公司不僅日常經營受到影響,也被多家銀行抽貸甚至起訴。
消失一段時間后的周建華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2014年3月17日,海洲公司大門外張貼出一張致投資人、銀行和客戶啟示:公司已于3月17日租賃給深圳博愛投資有限公司經營,所有欠款將由租賃方償還。未經博愛公司同意,任何人不得出入公司。落款是周建華。
周建華對外表示,博愛公司由政府接洽,租賃經營方式也由當地政府主導,博愛則聘其主管生產經營,每年租金為2000萬元。
此舉在淄博并非沒有先例。這意味著通過一家殼公司租賃接管海洲,海洲公司全部債權債務被懸空掛賬。
隨后債權銀行獲悉,博愛公司實際是由周建華兒女親家沈宏杰成立的一家公司,沈也是淄博當地人,創辦有山東誼杰房地產公司。此后這一信息被當地官員證實。
5月10日,記者致電周建華,電話由周建華妻子孫芳接聽。孫芳告訴記者,企業現在已恢復正常經營。她同時否認企業現在由博愛租賃經營。與其相佐證的是,在一些專業網站上依然能查到海洲公司逐日的*新產品報價。
實際上租賃經營方式在當地政府內部也受到抵制。劉承志副區長就告訴前來商討對策的銀行客戶經理:“海洲(由博愛公司租賃)恢復生產我不同意,因為這樣把銀行債務都甩了,現在許多銀行都給淄博市下*后通牒,要求抽貸,不和淄博打交道了,這樣搞得一地雞毛,把淄博的金融環境都搞壞了。他實際上是甩銀行債務個人掙錢,我能支持他嗎!這事政府不能干,反正我是不能干!已經有好幾個老板當著我面說‘干一輩子不如賴一陣子’,所以政府不能給他背書。” 他明確表態,海洲已涉嫌惡意逃廢銀行債務。
5月9日周建華被拘留表明,當地政府在海洲破產一事上的看法已趨于一致。但由于時間已耽擱數月,事件引發的后果已開始蔓延。
根據銀行間提供的數據,四家互保公司涉及銀行貸款約30億元,而海洲事件如果聽任持續發酵,層層引爆后涉及銀行貸款或將達到80億元。
當地有關人士透露,工作小組成立之初三家互保公司曾提出一個建議:由其中一家或三家同時接管海洲,其中山東海華汽車部件公司總經理李安邦甚至提出由其出資5億元接手海洲并承擔銀行全部債務。有當地知情人士透露,當地政府一度對三家企業成立一家公司接管海洲很感興趣,三家企業的計劃是,接管海洲后政府協調銀行貸款10億元上馬粉末冶金二期,制造包括坦克履帶鋼在內的高附加值產品。當地政府方面希望將海洲引發的危機轉變為新的商機和增長點。
但這一設想隨后不了了之。實際上擔保企業引火燒身,已自顧不暇。
就在周建華提出資產重組請求第六天,向海洲關系企業提供過橋貸款的淄博市淄川區銀河小額貸款公司就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海洲公司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歸還1500萬元及利息。緊隨其后,包括招商銀行在內多家銀行及個人陸續起訴海洲公司。
隨著多起官司進入訴訟程序,包括宏泰在內的幾家互保公司不僅日常經營受到影響,也被多家銀行抽貸甚至起訴。今年1月山東宏泰機電科技公司就遭遇多起銀行起訴,要求提前歸還貸款。
負有連帶責任的天成公司也在法庭答辯中表示,“原告的起訴給天成的生產經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很多給天成公司借款的銀行和企業聽說天成公司被起訴后也紛紛起訴,嚴重影響了天成公司的生產,天成公司已無力承擔擔保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