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第四次工作會議于 2006 年 4 月 26 ~ 27 日在北京昌平召開。應邀出席會議的有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朱雪芬副部長和綜合處楊書宣副處長、教育部考試中心社考處張寶發副處長及各分中心、培訓機構代表共計 48 人。與會代表們針對中國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管理體系文件的實施有針對性地學習、討論和交流,結合 2004 、 2005 年“綜合素質與技能”全國統一考試的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總結,進一步提高了在不斷加快我國工程師制度改革的新形勢下,更要高度重視開展工程師技術資格認證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工作質量,明確持續改進的深遠意義。
會議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天虎主持。朱雪芬副部長在講話中強調指出:專業人員資格認證是落實國家科技創新、人才強國的戰略部署,是進一步推動學會改革,加強學會自身建設,提高為廣大科技人員服務能力的重要機遇;是中國科協的一項重要工作。衷心希望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專業人員資格認證工作努力做到;①要注重長遠發展,特別是在工程師專業分類、標準制定、制度設計和程序運作等方面具備戰略眼光、全局意識。要積極探索、求真務實、扎實工作;②要從思想觀念、管理體制等方面加強約束和監督意識;③要嚴把質量關,維護社團信譽,切實增強為廣大會員服務的意識,逐步獲得社會認可;④要加強與國內外交流,吸取有益經驗,共同推動專業人員資格認證工作的不斷健康向前發展。楊書宣和張寶發副處長分別向與會代表們介紹了我國目前開展工程師制度改革工作的進展和組織開展全國“綜合素質與技能”考試工作的基本情況。學會資格認證專家汪士治教授級*工程師就“綜合素質與技能”考試調研的有關情況做了分析。羅平同志介紹了與英國 IET 互認企業工程師的情況及探討啟動“杰出貢獻機械工程師”和“*機械工程師”工作中的相關問題。梅熠同志就資格認證申報工作的相關程序進行了說明。高爐同志通報了機械工程教育認證試點工作進展、合作開展工程碩士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學會繼續教育網等情況。李先正同志就中國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有關管理體系文件進行了補充說明。
代表們針對上述諸多工作展開了廣泛熱烈的討論,對“綜合素質與技能”考試和報名等考務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也與張寶發副處長進行了商議。
宋天虎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在“ 工程教育與工程師的 WTO ” 講話中指出: 工程技術人員專業資格的社會化評審是一種趨勢,由全國性學術團體承擔這一任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過去由政府主導、分配指標并組織評審的辦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經濟全球化形勢的發展與要求。 機械工程教育與工程師資格認證已形成如下四個主要環節:課程認證、專業實踐、培訓考核和注冊管理。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作為中國科協開展的工程師技術資格認證工作的試點單位之一,其工作成果直接關系到“中國工程師制度改革”這一研究課題的進程。大家進一步認識到,切實做好社會化專業技術資格認證工作,是廣大科技人員人才流動、維護合法權益的需要;是學會不斷改革、提高承接政府職能轉換的需要;是科技事業發展與促進科技交流的需要。中國工程師制度改革的總體發展方向是:依法管理、社會規范、職業發展。發展原則是:政府主導、依法授權、民間操作。發展體系是:實施執業注冊工程師體系與技術資格水平社會化認證體系相結合的方案。
工作會議明確了幾項具體工作:
各分中心應在 5 月 30 日至 6 月 10 日報中心推薦建立資格認證專家庫遴選專家名單。“專家的具體遴選辦法”和“表格”,中心在 4 月底或“五一”節后用 E-mail 形式發給各分中心。
各分中心今年爭取至少與一個企業簽訂對機械工程師的認可協議(“協議書”和“協議函”的參考格式,中心于“五一”節后用 E-mail 形式發給各分中心)。并由中心通過認證網頁進行廣泛宣傳。《機械工程師認證工作通訊》初定按季刊發行。并及時提供信息資源。
做好 CMES 機械工程師與英國 IET 企業工程師互認的試點工作,已推薦資格互認人選的分中心,請在 5 月 21 ~ 25 日認真做好與英國 IET 的來訪工作。共同努力爭取在今年 11 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立 70 周年慶祝大會上頒發*批雙邊互認證書。
關于“杰出貢獻機械工程師”的啟動,界定在榮譽稱號,不屬于認證體系范疇。試點范圍有限,標準要高,要在行業內有突出業績,對學會工作一貫關心、支持,并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原則同意啟動“*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的各項程序,資格認證實施細則(討論修改版)于 5 月 15 日之前發給各分中心,望不斷修訂完善。
關于申請工程師資格認證的繼續工程教育課程,結合當前發展形勢,建議選用《科技論文寫作》為必修課。
希望各分中心注重保持與當地考試部門的良好合作關系,自覺抑制不正之風。特殊情況需增設地(市)級分考場,應試考生在 30 人以上,如與當地考試部門協調有困難,請以書面形式及時與教育部考試中心社考處取得聯系,以便妥善解決。今年“綜合素質與技能”考試的組織報名和資格認證工作,全國范圍內爭取應試人員在 1500 名、申報認證人員在 300 名以上。一定要嚴格按照中國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管理體系文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