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力發電機葉片、航空航天的精密部件上以及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車身中,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的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正以其輕量化、高強度的優勢,成為高端制造領域的“香餑餑”。然而,傳統CFRP依賴石油基熱固性樹脂,固化后形成的*交聯結構讓其“寧折不彎”,全球每年因此產生的數百萬噸廢棄物只能填埋或焚燒,給生態環境帶來沉重負擔。
近日,鹽城工學院“松韻智創”團隊歷時兩年研發的生物基Vitrimer材料,不僅破解了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回收難題,更賦予材料“自修復”“形狀記憶”等智能特性,為綠色制造寫下生動注腳。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廢棄物超300萬噸,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這一數字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這一困境與“雙碳”目標下的產業需求形成強烈反差。“十四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復合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推動其在航空航天、新能源、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如何讓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從“用后即棄”轉向“循環再生”,成為亟待突破的關鍵技術瓶頸。
面對難題,“松韻智創”團隊另辟蹊徑將目光投向了“動態共價鍵”——一種能在特定條件下斷裂重組的化學鍵。團隊以天然可再生的松香和生物基癸二酸為原料,通過酸化改性和動態鍵設計,成功開發出無催化固化的生物基Vitrimer材料。這種材料與碳纖維復合后,不僅能在水中即可快速降解,回收95%以上的高純度碳纖維,還能將原料癸二酸循環再利用,真正實現“從自然中來,回自然中去”。
團隊聚焦航空航天零部件、新能源汽車結構件回收和風力發電機葉片領域,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團隊已圍繞該技術申請4項發明專利。鹽城工學院“松韻智創”團隊用一項技術創新,為“新材料之王”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注入了綠色生命力。
當前,全球交通行業正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輕量化、超高速化轉型升級,復合材料憑借其輕質高強、耐腐蝕、抗疲勞及優異可設計性等核心優勢,已成為突破行業技術瓶頸、實現降本增效與綠色發展的關鍵材料。為促進國內交通與復合材料行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產品結構調整,探索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復材網將定于8月6日-8日在江蘇·常州召開“2025交通領域與復合材料技術創新與應用研討會”。本次會議以"智聯復材新生態,共筑交通新未來"為主題,聚焦"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重點圍繞航空低空、軌道交通、汽車、船舶等領域,深入探討復合材料技術創新路徑與產業化應用方案。誠邀國內外交通領域行業專家、航空領域、軌道交通行業、汽車產業、船舶行業代表、專家學者和行業同仁蒞臨大會,攜手推動行業向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