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持久的研發投入、*的創新模式、精細的管理架構以及追求*的企業家精神等長期驅動企業成長的核心要素,有研粉末才能持續發展,不斷攀向世界金屬粉體材料領域的巔峰。
*高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高鐵在快到達合肥南站時,迅速而平穩的停了下來。
高鐵由高速運轉到急速剎車并平穩停止,制動閘片起了關鍵作用。而高鐵制動閘片上的關鍵部件——摩擦塊正是利用粉末為原料制造加工而成。隨著高鐵時速的不斷提升,采用粉末冶金技術制造的制動閘片,因其性能上的優勢,為高鐵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過去我國高鐵零部件大部分都是進口的,現在國產化率已經很高。我們參與承擔的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就是研制高鐵制動閘片所需的粉體材料,目前聯合開發的350公里/小時的制動閘片已經批量使用,*高時速400公里的制動閘片已經通過臺架試驗測試。”有研粉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汪禮敏告訴記者。有研粉末成立于2004年,是由中央企業有研集團控股,專業從事有色金屬粉體材料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據統計,2019年有研粉末銅基、錫基金屬粉體材料產量及市場占有率均為國內*。經過十七年的發展,有研粉末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有色金屬粉體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
創新高地
近年來,有研集團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建設,努力打造創新發展高地和增長極。不僅持續發展具有強大*作用的科技創新,更著眼于全球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旗下二級產業公司紛紛結合自身實際,瞄準市場需求,持續開展新產品開發、產品迭代和工藝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2017年,因科技成果轉化的需要,經過多處考察,有研粉末選址中部城市合肥建設具備*新科技前沿技術與裝備的金屬粉體產業基地。2018年9月,有研粉末合肥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19年12月完成土建竣工驗收,2020年8月具有*新科技成果的生產線安裝調試完成正式投產。有研粉末以高水平創新、可持續創新為發力點,形成了以北京、重慶、安徽、山東、英國、泰國等產業基地的國際化布局,為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新時期有研粉末要樹立更高的目標,建設成為世界*的金屬粉體新材料企業。作為有研粉末科技成果落地、產業轉移和轉型發展的重要基地,有研合肥要致力成為集團產業的一張名片。”有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曉晨表示。
“合肥基地作為有研集團在粉末冶金領域的重要戰略布局,承擔了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建設和新產品開發應用的重任,建成后將有力提升我國金屬粉末產業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水平。”有研粉末新材料(合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祥慶表示。
據了解,有色金屬粉末主要用于粉末冶金制品行業,粉末冶金技術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如數控機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都有極為廣泛的應用潛力。先進有色金屬粉體材料作為高端制造和現代制造的基礎材料,產業正迎來歷史性的戰略發展機遇。
而隨著技術進步、裝備升級,金屬粉末*初由涂料、油漆等化工行業逐漸應用到汽車、精密機械等行業。“粉末冶金是一種國際公認的綠色制造技術,隨著應用的進一步拓展,市場會越來越寬闊,有研粉末作為行業里面的一員,未來的成長性是值得期待的。”汪禮敏說。
作為行業龍頭,有研粉末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35%左右,年產量約2.5萬噸,其中有研合肥公司設計產能為1.5萬噸,全部達產后將成為國內銅基粉體材料行業*大的一個生產基地。
由于銅基粉體材料具有的優異特性,市場需求也在不斷發展變化。“比如新能源汽車、5G通訊、化工、醫藥、電工等行業,逐漸成長為新的市場增長點,我們會有專門的生產線和技術儲備來滿足新興行業的需求。”劉祥慶說。
他對有研合肥的建設和未來發展非常自信。在全球金屬粉體材料加工制備領域,有研合肥公司的裝備水平起點較高,從設計開始,就對標國際*,將有研粉末近些年的科技創新成果融入到了生產、測試裝備中。
2020年,有研粉末又獲批組建國家科技創新平臺——金屬粉體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圍繞我國金屬粉體材料行業共性技術研發,聯合從事金屬粉體材料及粉末冶金制品研究和生產應用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通過整合相關領域優勢資源,帶動行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先進技術跨領域推廣。
“生產技術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生產過程管控和質量管理與國際*企業對標,有研合肥立志發展成為全球*的新材料高新技術企業。”劉祥慶表示。
“后浪”來襲
如何打造國際*的銅粉生產基地,成為行業發展的*者?有研粉末正抓住金屬粉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打造全球*的技術創新高地,一群年輕人正在不斷攀登粉末科技的高峰。
有研合肥公司的領導班子都是年輕的“80后”。得益于近些年公司對年輕人的精心培養和大膽使用,目前有研粉末幾個重點專項工作均由年輕人擔當,通過這些培養和鍛煉,年輕人逐漸已成長為未來公司發展的后備力量。
新基地建設過程中挑戰也不斷出現。從生產過程參數的精細化調控,到產品形貌、粒度分布、松裝密度、氧含量的控制,這些指標都是高品質銅粉的重點關注對象。
面對挑戰,以年輕人為主的技術人員從來沒有氣餒過,信心的背后來自有研集團雄厚的技術儲備來提供支持。設備調試期間恰逢疫情高發期間,部分設備廠商無法按計劃抵達現場工作,有研粉末的員工利用遠程通訊等方式,經過無數個不分晝夜的艱苦工作,克服了大大小小的無數困難,生產線終于達到了平穩運行,產品質量很快得到用戶市場的認可。
有研合肥公司新建設的電解制粉生產線,在專用設備研制、生產線自動控制、技術參數控制和三廢處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有效的創新工作,比如通過改善界面導電性能,接觸電阻得到有效降低,電能效率提升15%;廢水廢氣處理設備全部實現自動控制運行;通過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整條生產線減少用工30%。
基地建設讓年輕的建設者得到了成長。本著長期用工的實際需求,除了先期到現場工作的部分老員工以外,參與基地建設的員工大多數為本地招聘的人員,其中部分員工一畢業就參與基地建設和公司籌建工作。從前期和政府溝通建設手續、工廠建設、設備安裝調試,再到生產線投產,年輕員工和企業共同成長,個人能力得到了提升,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更具信心。
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對廣大企業家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企業家精神,成為改革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企業和市場的發展都依賴于創新實干的企業家精神。無論是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還是技術創新,企業家精神成為企業成長的源動力。
“我認為首先要有一種情懷和胸懷,對于有研粉末來講就是艱苦奮斗、埋頭苦干、勇于創新。”對于企業家精神,汪禮敏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種精神也孕育在有研粉末的發展歷程中。有研粉末在2012年之前,都是在滾動中發展,在影響力逐漸增加后通過一系列并購發展到現在。從規模化、通用化產品生產到定制化、個性化產品的模式創新,從低端到高端的轉型,新產品開發從幾種到幾十種,有研粉末在不斷探索中、奮斗中前行。
在當下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之下,要完成我國金屬粉體材料高質量發展的艱巨任務,更需要發揚敢為人先、愛拼才會贏的企業家精神。他認為創新就要敢于承擔風險、戰勝風險。“國內現在很多研發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傾向,搞一個新東西,沒有三五年甚至十年是不行的。創新就需要耐心,需要資金和人才的持續投入,甚至要有承擔失敗的思想準備。”汪禮敏說。
有色金屬粉末行業前景光明,但仍有短板。
據了解,國外的銅粉生產商數量不多,前三家公司美國KYMERA、日本FUKUDA、俄羅斯UMMC合計產能約6萬噸,占全球產能的近一半,行業集中度很高。但是我國由于歷史和發展的原因,目前形成了以有研粉末為代表的銅粉公司有20余家,產能近6萬噸,但是大而不強,大多數制造商規模不大,還存在能耗高、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在制造工藝、產品質量、個性化訂制等方面與國外尚存在一定差距。另外,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多數產品從產能和質量方面已經與國外相當,但是還有很多高端產品如微納米粉、高球形度粉、特種合金粉仍需進口。
“粉末冶金技術的發展需要整個產業鏈串起來。”汪禮敏希望產業從裝備、工藝、材料到應用,政府給予一些資源和政策,讓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牽頭去做強這個產業。“圍繞產業鏈來創新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我們需要一個有實力、有情懷的企業把產業鏈、創新鏈組織起來,去做一些事情。”
經過多年的市場開拓,有研粉末已經形成了以英國、泰國為主的國際產業基地,并建立起覆蓋全球的市場銷售網絡。“下一步,我們將利用上市契機,優化產品結構,增加產品的多樣性和高附加值,進一步推動海外業務布局,不斷完善公司產業全球戰略布局,進一步提升公司國際競爭力。”汪禮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