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江西省科技廳、省科學院聯合主辦的“新形勢下江西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學術報告會”在南昌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炯天、何季麟、黃小衛、趙中偉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技術大學教授劉清俠,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真空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斌,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戰略金屬資源綠色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會泉,東華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羅仙平等*專家齊聚一堂,圍繞關鍵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路徑展開研討。江西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嚴青松,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兼外國專家局局長陳煒蓉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江西研究院副院長鄒慧主持報告會。
科技*搭建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
作為全國有色金屬產業核心支柱,江西交出亮眼答卷:全行業規上企業達910家,2023年,江西有色金屬產業實現營收7722.1億元,增長12.7%,約占全國有色營收的10%,繼續保持全國前列。這一成就的背后,是“鏈長+鏈主”機制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的強力支撐。
陳煒蓉副廳長向蒞臨會議的各位院士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江西有色金屬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江西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的堅強保障。她表示,希望各位院士專家以各種方式拓展與江西的合作,愿意為院士專家提供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和應用場景,助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嚴青松書記對參會的院士專家表示歡迎,介紹了“1+M+N”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并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院士專家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贛轉化,二是希望院士專家帶領江西開展聯合技術攻關,三是希望院士專家幫助江西培養青年科技人才。
院士把脈前瞻視角破解轉型難題
在院士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劉炯天院士、何季麟院士、黃小衛院士、趙中偉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劉清俠院士,昆明理工大學楊斌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李會泉研究員分別圍繞關鍵金屬冶金與材料、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科研進展、稀土冶金與材料、江西鎢冶金發展思路、多界面復合納米限域超常規富集金屬離子、基于大宗有色金屬冶金提取關鍵金屬、江西特色鋰云母礦的高效清潔利用等熱點主題發表演講,為江西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本次活動是劉炯天院士領銜的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咨詢研究項目“江西省關鍵金屬技術產業升級與產業體系建構研究”院士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戰略目標:構建全球有色金屬產業新地標
隨著制造業重點產業鏈“1269”行動計劃的實施,江西正加速向2026年有色金屬產業鏈營收破萬億的目標沖刺。目前,鷹潭“世界銅都”已集聚銅企業160余家,銅產業營業收入突破4600億元;贛州“中國稀金谷”稀土永磁材料產能占全國三分之一,每噸高端稀土產品附加值突破百萬元。
據悉,到2026年江西省有色金屬產業研發投入強度將突破3%,培育10家全球供應鏈“鏈主”企業。一個個優質的項目,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彰顯出江西有色金屬產業向萬億級產業高歌猛進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