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直徑一米多,還是直徑幾毫米的軸承,我們都能做到‘國內*薄’。”4月8日,在山東臨清市舉行的第八屆軸承、零配件及專用裝備展覽會上,山東博特軸承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柴立偉在展位前,向采購商展示著企業的“看家絕技”。據了解,本屆軸承展會參展企業達628家、參展面積超30000平方米,吸引了眾多國內一線企業參展。臨清軸承展會至今已舉辦八屆,已成為國內軸承行業知名展會。
軸承,被稱為“工業的關節”,是裝備制造業中重要的基礎零部件,小到手表,大到汽車、輪船都離不開它。它的精度、性能對主機的壽命和可靠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今,臨清軸承產業正由“制造”向“智造”快速轉變。在宇捷軸承智能化車間里,一線員工與機器人并肩作戰。“我們生產線制造的軸承,精度可達頭發絲的1/20。”該公司總經理蔡梅貴深有感觸地說,數字化轉型升級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加速器。
當前,臨清市軸承行業已有上云企業400余家、設備5000余臺套。與此同時,臨清市加快物聯網終端部署,建設全國*軸承產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
“直徑僅7毫米、大小如豌豆粒,就是這么一個銀色軸承讓我們有了和進口同類產品同場競技的底氣。”在臨清市唐園鎮海濱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經理燕小彬充滿自信地介紹,為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海濱軸承多次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出Ⅱ級推力球面滾子、多弧線滾子、高速電梯軸承專用滾子等產品,并在不同品類領域中填補了國內*,替代美國同類產品,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僅這三種產品,一年就為公司增加產值近1100萬元。”燕小彬說。
眼下,臨清正加速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讓軸承這個傳統產業迸發出新活力。他們依托智創未來軸承科技園打造了“山東省軸承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共同體”,成為山東省30個創新創業共同體之一;依托山東洛軸所研究院,成功創建山東省內*的山東省軸承制造業創新中心。臨清軸承產業集群被評為山東省十大特色產業集群、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2022年被工信部認定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