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系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綻放“葡萄串”效應;靖江特殊鋼的小口徑直連型套管占據全國75%市場份額;長強鋼鐵建成行業首條小口徑無縫鋼管5G+智能制造示范線……
這些創新發展成果,是靖江金屬材料產業以技術突破驅動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全市71家規上金屬材料企業去年實現開票銷售289億元,形成從原材料冶煉到回收再生的全產業鏈閉環。這種“龍頭帶動、鏈條延伸、集群共進”的發展模式,讓靖江在長三角金屬材料產業帶中占據重要一席。
鏈式集聚鑄就產業脊梁
在靖江特殊鋼有限公司的智能車間里,火紅的鋼坯在軋機上蜿蜒成管機械臂將成品無縫鋼管精準碼垛。
這家擁有年產65萬噸無縫鋼管和30萬噸鋼管深加工產能的龍頭企業,其氣瓶用無縫鋼管已連續四年蟬聯國內市場占有率榜首。“我們的小口徑直連型套管成功替代進口產品,解決了多個*大型項目的‘卡脖子’難題。”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靖江市金屬材料產業的龍頭企業,靖江特殊鋼通過創新驅動與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強高強輕量化產品研發,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在高端特鋼領域不斷突破,今年1~5月,產銷同比增幅15.28%。
靖江的金屬材料產業版圖上,這樣的“鏈主”企業正串珠成鏈。總投資120億元的青山(靖江)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是靖江市以“鏈主”思維招引的重大產業項目,標志著靖江市金屬新材料產業。
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位于青山產業園二期的江蘇青航新材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碳鋼精密管、不銹鋼精密管、高壓油管等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石化、石油、醫療、汽車、船舶等行業。“普通不銹鋼管市場價格每噸只有幾萬元,而我們的精密光亮管售價可達幾十萬元。”企業負責人介紹。
在青山產業園內,不少企業和青航新材料一樣,正加快達產見效。正立實業6條產線火力全開,全年計劃新增產線3條,進一步擴大產能;德靖、青錫項目正進行設備安裝,預計于6月份投入運營。這些不銹鋼深加工企業的落戶,進一步拉長做粗產業鏈條,為全市金屬材料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創新驅動*價值攀升
在祥瑞不銹鋼精線(靖江)有限公司,智能化新裝備引人注目。一臺臺AGV無人叉車靈活穿梭,各道工序高效銜接緊張有序。“我們是行業內*家采用無人叉車生產的企業。”公司負責人介紹,祥瑞正瞄準新能源汽車、核電等新賽道,積極推進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隨著產能釋放,今年公司開票銷售有望沖刺10億元。
長強鋼鐵在127特種鋼管項目竣工后,又投資10億元啟動管材智造項目;
福瑞特高品質口紅管、瓶蓋及新能源車電池殼生產項目生產高性能鋁合金材料,覆蓋美妝包材、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多個高附加值領域;
南銅高強高導耐高溫銅合金技改項目建設年產9萬噸鉻鋯銅合金材料生產線、年產1萬噸高品質銅合金焊料生產線,致力搶占有色金屬焊材全球市場;
永盛光電輕量化鋁鎂合金壓鑄件產業化項目建設國內首條鎂合金精密壓鑄示范產線,重點攻堅輕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等新賽道的產業化應用。
我市金屬材料及制品企業紛紛以創新*轉型升級,加快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價值鏈高端邁進。日前,靖江特殊鋼有限公司以500萬元懸賞金額面向全球征集關鍵技術解決方案,主攻“近零碳排電爐生產高品質特殊鋼技術”,旨在通過低碳冶金工藝革新,助力鋼鐵行業綠色轉型。
政策筑基激活發展潛能
大明重工“大明國際大型裝備項目”9號廠房新建成的智能生產線正高速運轉。不遠處,大明長江碼頭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大明重工為全球一知名礦山裝備服務商配套生產的一批超大噸位礦卡貨箱,從大明長江碼頭啟航,此后在常熟港集港后發往南半球某礦山現場。
這些火熱的發展場景離不開政策土壤的滋養。金屬新材料及制品產業是我市重點發展的優勢主導產業之一。今年以來,我市堅持圍繞“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導向要求,相繼出臺《靖江市重點產業鏈培育提升行動方案》《靖江市領導聯系服務“四重”工作機制》等文件,不斷深化產業研究,勇挑產業發展大梁,加快構建具有靖江特色的456產業鏈群體系。
按照《靖江市重點產業鏈培育提升行動方案》部署,我市將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力構建產業競爭優勢,打造長三角*具影響力的先進金屬材料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