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今天(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指出,下半年我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和增長放緩的因素并存,但國民經濟仍將會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鄭京平指出,當前的經濟增長存在必然性和合理性。從全球角度看,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在加快。同時,從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經濟增長的慣性看,目前經濟運行的速度存在必然性。再加上今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各地搶抓機遇的動力比較強。還有前期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比較快,形成的生產能力在集中釋放,供給增加比較多,以及各方面的需求也比較旺盛,這樣一些原因都決定了現在的增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不過他同時指出,經濟運行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包括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外匯儲備增長過快;部分行業受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的影響,利潤空間縮小。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尤其應該重視。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371億元,同比增長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個百分點。鄭京平認為,無論是歷史的經驗還是別國的經驗都已經證實,靠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是難以為繼的。因為經濟增長的*終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擴大消費。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終會導致產能的過剩和金融風險不斷加劇,尤其有些投資項目是低水平的重復投資,投資回報率難以保障。
從下半年整個經濟增長情況看,存在一些使經濟增長放慢的因素,也還有一些使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因素。
國家已經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比如,已經出臺了收緊投資的政策,從嚴控制新開工項目,對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進行全面清理。
鄭京平表示,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非常明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只要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堅持“雙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并采取一定的預調控措施,區別對待,有針對性地對于突出問題采取一些強有力的措施,就能夠保證經濟不出現過快增長勢頭,就能夠保證下半年經濟繼續平穩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