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泛珠三角區域中,汽車產業已經逐漸成為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的支柱產業,專家認為,要提升這個區域的工業,必須加大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
近日在昆明召開的“第三屆泛珠三角先進制造論壇”上,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院長黃興教授說,汽車及配件制造業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綜合性強、經濟效益高的產業,對機械、冶金、電子、橡膠、石化等行業都有很強的拉動作用。目前,全世界鋼產量的15%、鋁產量的25%、橡膠產品的50%、塑料產量的10%都用于與汽車相關的領域。我國的汽車工業近年來發展也很快,根據預測,2006年,仍將以超過兩位數的增速持續發展。
記者采訪了解到,繼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三大汽車集群地之后,泛珠三角區域汽車工業,特別是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日漸顯現出巨大的空間和潛力。如以廣州為中心的廣東汽車工業及相關產業每年以近五成的速度在增長。預計到2010年,廣州汽車整車與零部件產值的比例將提高到1:0.5以上,汽車零部件產值達到800億元以上。在廣西,汽車產業已成為當地工業*具實力和發展潛力的支柱產業。按照其發展目標,到“十一五”末期,廣西技改投資總額將突破150億元,汽車整車年產銷突破100萬輛,車用內燃機超120萬臺。云南則著手進行電動汽車的研發與創新,現已向美國出口70多輛。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君紅和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院長黃興教授認為,“十一五”期間,汽車零部件產業將步入快速發展時期,整車產量的上升、控制生產成本的降低將給汽配企業提供更多的商機。同時,隨著國際采購全球化的到來,國內汽配企業所具備的成本和地域優勢也將更多地吸引全球采購商的目光。因此,泛珠三角區域各省區應根據自身優勢,從技術水平、生產規模、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培育一些國內*的強勢企業,以此帶動一大批同類企業的成長壯大。同時,整車企業也應該對汽車零部件企業給予管理和技術方面的指導,促使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