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工信部公布了代表著國內*高水準的2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其中,寧波磁性材料集群成功上榜,成為我市*個獲得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金名片”的產業集群。
寧波磁性材料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融合的當下,如何擦亮磁性材料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金名片”是擺在寧波制造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今天(4月20日)下午,在全市磁性材料產業集群培育現場會暨標志性產業鏈培育工作推進會上,副市長陳炳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通過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動強鏈補鏈延鏈,強化科技硬核支撐,打造高端創新載體,加強開放交流合作,將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培育成為*先進產業集群的優勢產業。
寧波磁性材料將向著*先進產業集群加速挺進。
據介紹,稀土磁性材料是重要的功能性新材料,在國防建設、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等關鍵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作為全國先進的制造業基地,寧波在磁性材料領域,起步早,規模大,擁有高質量發展的先天優勢。
去年,全市86家規上稀土磁性材料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83.4億元,同比增長26.4%。實現利稅總額13.9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34.9%。加上相關磁性材料應用企業,我市磁性材料產業集群完成工業總產值262.5億元,同比增長20.1%。
盡管看上去產值并不大,但寧波磁性材料產量約占全國總量的40%,集聚了全國約22%的稀土永磁材料企業。
不僅如此,寧波擁有全國*早的燒結釹鐵硼磁材生產企業(科寧達),*大的釤鈷磁體生產企業(寧港甬磁),以及*大的鈰磁體生產企業(合力磁材、鑠騰新材料等企業)。
“經過多年的培育,寧波磁性材料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今天的現場會上,磁學和磁性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沈寶根坦言,相比于包頭、贛州等城市,寧波缺少稀土資源,原材料全靠外省采購。近年來,稀土資源城市的各類優惠政策也對寧波行業地位發起了挑戰。如何通過補鏈、強鏈、延鏈,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是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邁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的關鍵。
提質培優開新局,投袂而起向未來。按照計劃,下一步寧波將進一步完善全市磁性材料產業發展的產業布局和功能定位,形成各有所長、功能互補、統籌聯動的“一盤棋”。
其中,北侖、鄞州、奉化、慈溪等區域作為稀土磁性材料產業化基地,重點發展釹鐵硼永磁材料制造加工產業,促進全市稀土永磁產業集聚發展;鎮海區以材料所為產業創新源頭,重點開展新型磁性材料制造技術研發與應用、產業公共服務活動、產業服務平臺等,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測試等服務支撐;杭州灣新區作為工程化基地,依托寧波材料所杭州灣研究院,重點引進**人才團隊*的產業技術研究與工程化項目,形成新的增長極;其他區縣(市)加強磁性材料的下游應用市場培育發展,為產業壯大創造廣闊空間。
與此同時,將根據《寧波市稀土磁性材料產業鏈培育方案》,依據產業鏈圖譜,精準開展強鏈補鏈延鏈。
強鏈方面:重點從磁性能、溫度穩定性、服役性能、毛坯制造技術、表面防護技術、成本等多方面鞏固優勢地位,提升磁體產品競爭力。重點支持永磁電機在注塑機、數控機床、電腦橫機等智能裝備及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應用,將永磁電機打造成未來*磁性材料產業鏈發展的重要引擎。
補鏈方面:引進一批磁材制造關鍵裝備、突破一批新型磁性材料產業化制造技術、提前布局一批前沿磁性材料及器件。
延鏈方面:深化磁性材料的本地應用推廣,促進磁性材料制造業與下游應用產業協作配套,支持電動汽車、家電、注塑機、紡織機、日用品、電動工具等產業應用本地磁性材料產品。支持寧波磁性材料企業積極參與軍品應用,搶占軌道列車永磁牽引電機、電動汽車動力電機、風力發電機、國內外汽車廠商等應用市場。
與此同時,我市將圍繞磁性材料產業鏈上的“卡脖子”問題,選擇突破一批標志性技術,補齊軟磁材料和新型磁材、前沿磁材和磁性器件產業短板,強化科技硬核支撐;培育一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打造高端創新載體;進一步開放合作,吸納各方資源……力爭到2025年,全市稀土磁性材料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