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應對劇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推動稀有金屬產業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中和碳達峰,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推進我國稀有金屬資源高效清潔提取、材料制備加工與應用等工藝技術升級,由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科學院、鄭州大學、中南大學、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3全國稀有金屬技術交流會”將于2023年7月6-8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
本次會議將邀請行業知名專家學者及稀有金屬領域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計院、企業或工程公司專家,設備及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代表,就國家相關政策和學術研究進展、工程應用實例做專題報告。會議將聚焦稀有金屬科技前沿和綠色、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開展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工程化技術研究與新材料應用等領域的學術交流,總結國內外近期開發的先進工藝和關鍵技術,突出學科交叉、產學研結合、服務產業經濟,對于指導我國稀有金屬工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保證行業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組織結構
主辦單位
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省科學院
鄭州大學
中南大學
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
聯合主辦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稀有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
中國稀土學會稀土化學和濕法冶金專業委員會
中國稀土學會火法冶金專業委員會
華東理工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稀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真空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廣晟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稀有金屬特種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
稀有金屬分離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高品質有色金屬綠色特種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稀有金屬材料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四川大學
包頭稀土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
國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雄安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西安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會議時間、地點
會議時間
2023年7月6-8日
會議時間
廣東省廣州市
大會組委會
名譽主席
邱定蕃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季麟 鄭州大學/中色東方集團 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建新 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平祥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柴立元 中南大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政昌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工程院院士
賈明星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理事長/正*工程師
大會主席
黃小衛 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工程院院士
執行主席
邱顯揚 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 教授
聯合主席
周科朝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主任/教授
趙中偉 鄭州大學/中南大學 學術副校長/教授
陳為民 廣東省科學院 院長
敖宏 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夏曉鷗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原董事長/正*工程師
周旗鋼 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正*工程師
于建國 華東理工大學 教授
王華 昆明理工大學 校長/教授
張一敏 武漢科技大學 教授
楊斌 真空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
李紅衛 稀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正*工程師
汪凱 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喜剛 廣晟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秘書長
馮宗玉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劉牡丹 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 副所長
預計專題分會場設置
*分會場:稀有金屬綠色選礦專題會場
第二分會場:稀有金屬綠色冶金專題會場
第三分會場:稀土綠色冶金與材料制備專題會場
第四分會場:稀有金屬材料與加工專題會場
第五分會場:高純稀有金屬及靶材專題會場
第六分會場:稀有金屬固廢資源化與環境保護專題會場
會議主題及交流內容
包括但不限于
1.我國稀有金屬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2.稀有金屬選冶技術:先進選礦技術與裝備、礦物加工、生物冶金、離子交換、溶劑萃取等濕法冶金技術、稀有金屬火法冶金技術、三廢處理、稀貴金屬回收與固廢資源化。
3.稀有金屬材料加工與制備技術:鎢鉬、鉭鈮等難熔金屬、硬質合金、鈹及鈹合金、鈦合金、鋯鉿新材料、高溫合金、高熵金屬、仿真模擬、分析檢測、表面處理。
4.稀土冶金與基礎材料加工制備:稀土濕法冶金、伴生資源和二次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節能環保、稀土火法冶金、稀土金屬及特種合金、高純及特殊物性稀土化合物、稀土拋光材料、稀土玻璃和陶瓷材料、稀土塑料助劑、稀土催化助劑等。
5.鋰資源提取與綜合利用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鹵水綠色提鋰新技術、鋰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分離關鍵技術、退役鋰離子電池再利用與清潔提取技術新進展等。
會議投稿及宣傳方式
1.本次會議將面向全國征集與會議主題相關的論文,入編會議文集,論文集出版不收取版面費;大會組委會專家審議后將擇優推薦部分*論文至《鋼鐵釩鈦》、《礦物冶金與材料學報(英文版)》,經其審稿通過后,正式發表,并按期刊要求收取版面費,期刊投稿要求詳見http://ijmmm.ustb.edu.cn。
2.來稿截止日期在2023年6月30日,將論文發送E-mail到:(zyys@china-mcc.com)出版日期在2023年7月6日(詳情登錄:中冶有色技術網)。
3.為推動稀有金屬方面的創新發展,歡迎國內外相關單位及機構支持、贊助本次會議。我們將以在會議論文集上刊登廣告、會場提供小型展位等多種形式宣傳支持、贊助單位,為支持、贊助單位提供擴大市場、拓展業務良機。
4.參加會議的專家和企業均可以通過“中冶有色技術平臺”公眾號、中冶有色技術網(www.china-mcc.com)發布科技成果和產品信息進行免費推送。
會議費用
1.會議代表收取注冊費2500元/人,學生收取注冊費1500元/人。該費用包括會務、論文審稿、論文集出版、專家演講資料費、餐費等。
2.會議統一安排住宿,宿費自理。
3.收款賬戶:
戶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北辛安支行
賬 號:0200 2218 1920 0009 678
注:匯款時請注明 廣州會議-姓名-單位名稱
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越
手機:13811249252(微信同號)
電話:010-88793500轉801
傳真:010-88796961
郵箱:zyys@china-mcc.com
網址:www.china-mc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