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金屬軟磁粉末、各種型號的金屬軟磁粉芯,以及相關電感元件。走進深圳鉑科新材的大門,緊鄰前臺的展廳映入眼簾。
“這些材料日常中很難發現,但應用場景無處不在。”鉑科新材董事長杜江華向記者介紹,從變頻空調、光伏逆變器、數據中心的UPS不間斷電源,到新能源汽車和手機的快充模塊,以及給芯片供電的電源模組,都要用到金屬軟磁粉芯材料。
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令鉑科新材在光伏、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大放異彩,入選全國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并在今年8月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報。
材料專家——始終保持*市場兩年的技術水準
成立于2009年的鉑科新材,是中國率先把氣霧化的實驗室產品鐵硅系金屬軟磁粉芯變成工業規模化生產的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金屬軟磁粉、金屬軟磁粉芯及相關電感元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創業十余年,‘金屬軟磁材料專家’的定位從未變過。”杜江華自稱為“打鐵人”,磁粉生產工藝的改進,磁芯壓制、退火等工藝的技術革新,在千錘百煉間不斷突破、迭代更新,始終保持*市場兩年的技術水準。
杜江華回憶,創業之初,當時提供合金軟磁粉材料的主要是美國和韓國企業。由于存量市場被占據,杜江華只能帶著團隊奔赴一線,尋找新市場。公司推材料、做方案、出樣品、線下測試,一年時間見過400多位工程師,提供了3000組樣品。“所有的訂單都是通過一個個客戶、一個個項目、一個個方案的滲透走出來的,走的是一條*笨的路”。
這條*笨的路,走出的是技術革新的大道。鉑科新材曾多次獲得省級、*獎項,如廣東省有色金屬工業科技技術一等獎、第三屆中國創業大賽新材料行業企業組第二名等。其采用*新工藝研制出的高頻芯片電感,相比傳統鐵氧體電感,體積是其三分之一,性能卻更優。對設備輕、薄、高效、節能的追求,令鉑科新材成為高頻化時代名副其實的“材料專家”。
國產替代——拿下關鍵客戶,超越美、韓企業
“技術傍身”的鉑科新材很快迎來了機會和轉折點——成為艾默生電氣公司的材料供貨商。“當時韓系企業供貨不足,為了保證正常交貨,嘗試了鉑科新材的材料后發現可以替代,于是有了這樣的供貨機會。”杜江華回憶道,有了艾默生的合作經驗,鉑科新材快速打開了市場。
2011年,鉑科新材成為了當時全球排名第二的光伏逆變器廠商Power-One的供應商,是國內*為Power-One提供大功率高頻電感的企業。2013年,鉑科新材成為華為的二級材料供應商,并獲得格力、陽光電源、BYD等知名企業的認可,奠定了其在行業中的地位。
此后,隨著惠東生產基地二期建成,年產能逐年攀升,鉑科新材全面取代并超越美國、韓國企業,成為市場占有率*大的廠商。
2019年12月30日,鉑科新材登陸創業板,成為*以合金軟磁粉芯為主營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2020年12月,公司獲得全國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鉑科新材在細分領域的優勢再次得以驗證。
關鍵賽道——“隱形冠軍”支撐大配套,促推產業發展
今年5月,光伏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授予鉑科新材“協同之光”榮譽獎杯。得益于光伏發電、儲能、新能源汽車及數據中心等高景氣行業的快速發展,金屬軟磁材料作為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掌握核心技術的鉑科新材也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億元,同比增長62.23%,凈利潤5240.35萬元,同比增長29.27%。公司在光伏領域的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增約90%,繼續保持在全球光伏逆變器金屬軟磁材料市場中的*地位,是當之無愧的細分領域“隱形冠軍”。
杜江華介紹,伴隨“碳達峰”、“碳中和”對儲能行業形成巨大利好,鉑科新材在儲能領域的銷售收入,成為公司一個新的爆發增長點。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車載產品進一步取得了比亞迪、華為、威邁斯、麥格米特等新能源汽車及組件廠商的高度認可,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約100%。
“隨著以氮化鎵等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的迅猛發展,金屬軟磁粉芯材料在產業配套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杜江華告訴記者,鉑科新材正在全力推進芯片電感產品的研發布局,打造未來一個新的增長極。
目前,鉑科新材采用*的高壓成型結合銅鐵共燒工藝,已研發出具有行業*性能的芯片電感,并與英飛凌等多家國際*半導體廠商在推廣和銷售環節開展密切合作,共同開發、設計滿足市場和客戶需求的系統解決方案。
杜江華用“不小心踩到時代的紅利”,來形容鉑科新材在光伏、新能源、半導體領域的迅猛發展。“在快速發展的產業背景下,我們希望搭建一個價值共享者的價值平臺,并促成企業、行業、產業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