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鈷系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月余,預計年內仍難有起色。
據上海有色網(SMM)數據,截至12月4日,國內電解鈷價格已由10月底的45萬-47萬元/噸,持續下滑到37.5萬-39萬元/噸,一月余下跌約17%。
硫酸鈷、四氧化三鈷的價格也持續下跌,從10月底至今,每噸分別下跌超過1萬和3萬元。由于鈷價低迷,近一月,市場對于高鎳三元前驅體的需求緊迫度有所緩和,NCM523和NCM622兩種型號的三元前驅體交易噸價均分別下滑超過1萬元。
SMM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對NCM三元材料需求總量為4.9萬噸。
“考慮到市場悲觀情緒較重,企業采購比較謹慎。”SMM鈷鋰首席分析師洪璐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近期是傳統采購旺季,但需求并未出現顯著增強。”
與此同時,由于鈷冶煉廠往往在年底通過低價甩貨的方式增加回款,這也將對國內市場供應造成沖擊,鈷系產品供需失衡、價格加速下滑的現象或在短期內難以好轉。
國際鈷價也在加速下跌,LME鈷現貨價格已由10月26日的6.03萬美元/噸下滑至12月3日的5.48萬美元/噸,降幅約9.12%。
據路透社消息,剛果民主共和國(下稱剛果(金))已于近日宣布鈷為“戰略礦物”,適用10%的礦業稅率。按照其證券投資部長Wivine Mumba Matipa12月3日發布的法令,用于手機部件的鈳鉭鐵礦石和用于制造半導體的鍺被歸為同一類。
剛果(金)政府稱,上述礦產資源在高科技行業中被大量應用,并與“當前國際經濟接軌”。作為剛果(金)礦業立法改革的一部分,該國正試圖提升其在自然資源開采和銷售過程中的收入。此前,鈷和銅的稅率為3.5%。
鈳鉭鐵礦,是一種含有鈮和鉭的金屬礦,主要用于生產電容器。
目前,剛果(金)占全球鈷產量的三分之二,預計到2021年,這一份額將擴大到四分之三。業內人士認為,剛果(金)的新法令或提升礦業公司的生產成本。包括嘉能可和洛陽鉬業在內的礦業企業,尚未就該法令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回應。
“成本上漲與價格上漲并不存在因果關系。”洪璐認為,現階段礦業企業仍處于盈利狀態,礦業稅率的變化將對利潤分配造成影響,但對企業生產供應狀況影響有限。
她預計,2-3年內,鈷的基本面仍將維持供過于求的格局,價格難有起勢,長期看,政策變動將增加剛果(金)當地供應釋放的不確定性,進而波及長期供求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