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片雖小,但作為與汽車安全性能密切相關的零部件,其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因此剎車片行業能否實現良性發展更值得關注。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和剎車片出口量的不斷增長,帶動了中國汽車零配件的快速發展,汽車剎車片行業也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但是發展快,問題也多。
剎車片市場依然混亂
關于剎車片的質量問題一直都存在,以前大多是一些假冒偽劣及“三無”產品攪亂剎車片行業的秩序,但是現在一些掛牌企業也不嚴格把守質量關,讓這些低質的產品流入市場,對正規企業和消費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另外,國家對剎車片的生產沒有嚴格的規范,中國摩擦密封材料協會理事長王耀表示,自從1999年整頓之后,剎車片行業整體呈健康良性發展。但由于標準水平滯后,準入門檻低,許可證管理不夠嚴格,部分企業以假冒偽劣、價格戰方式謀生存的現象仍然存在。要想規范行業秩序,提高行業門檻,必須從許可證管理、國家強制性標準等方面入手。
筆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生產企業還是依靠D-MS定速試驗機來進行剎車片配方的研究和開發。而D-MS定速試驗機作為過程控制手段,有其優勢,既經濟簡便又快速直觀,但這只能是對定型的配方而言。如果把D-MS定速試驗機作為配方的研究手段,根本不能反映實際的裝車情況,更不能作為達到國家標準的依據。
目前,全國共有近800家剎車片生產企業,其數量比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總和還要多。80%以上的企業規模都很小,其中包括20多家中外合資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東、湖北、河北等地區。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摩擦材料行業年產摩擦材料制品42.6萬噸,總產值85.3億元,出口創匯31.8億元,其中汽車用摩擦材料占總量的80%左右。
由于規模小,數量多,剎車片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價格戰比較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多數小企業的產品質量不高,只能以價格“搶市場”,且由于標準的落后,讓國內廠家都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正規廠家面臨壓力很大。由于工藝流程容易掌握,剎車片已經成為各種汽車配件中假冒偽劣現象*為突出的產品之一。據了解,現在我國有30%的剎車片屬假冒偽劣產品。這意味著我們在用的汽車當中,有約1/3的車輛存在剎車片事故隱患。
摩擦材料良莠不齊
對于我國剎車片企業而言,要靠自主創新,創造自主品牌,才能躋身世界*行列,全面滿足主機配套和售后市場的不同需求。
剎車片*重要的性能指標就是摩擦系數,摩擦系數與摩擦材料密切相關,但在我國的國家標準中并沒有對剎車片使用的原料進行明確的限定,僅要求成品剎車片安全性能必須達到一定指標。標準的*就給一些企業提供了可乘之機,在原材料上做手腳。更有部分企業使用價格低廉的材料,或者加入大型正規企業的下腳料。
目前國際上常規的摩擦材料有半金屬、低金屬、陶瓷、有機材料四大類,其發展方向是成熟半金屬配方,完善少金屬配方,開發NAO配方。但是目前我國石棉(國家在1999年就嚴禁使用)剎車片在某些領域還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尤其是在重型車剎車片市場。由于石棉纖維含有致癌物質,世界上多個國家已簽訂拒絕使用石棉的聯盟條約。
據了解,在國外市場,無石棉、少金屬的環保型摩擦材料(又稱NAO型摩擦材料)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向市場推廣;歐美一些國家已經就限制摩擦材料中有害重金屬組分及銅的含量立法。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摩擦材料中石棉與重金屬組分的含量將會成為摩擦材料出口歐美的一項貿易限制。因此,無噪聲、無落灰及不腐蝕輪轂、使用壽命長、制動舒適并環保、徹底淘汰石棉的剎車片產品,才是緊隨世界發展潮流的正確方向。
我國汽車剎車片行業面臨著環保化和高性能化兩大轉型,環保型高性能剎車片除要滿足高溫衰退小、磨損率低、摩擦系數穩定等要求外,還應具有振動小、噪聲低、落灰少等環保人性化的性能特點,這些都對摩擦材料配方技術、原材料處理技術、混料制備技術、熱壓成型技術、熱處理技術及后續處理技術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國內剎車片企業在科技研發的同時,更需要注重環保,減少摩擦材料中有害重金屬組分及石棉的使用,提升國產摩擦材料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國家應設立標準 提高門檻
我國對剎車片行業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制度,但是一直存在不少企業無證生產或者產品質量不合格的現象,究其根源,標準滯后,門檻太低。標準化工作滯后對國內剎車片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造成很大影響,產能集中度低已經成為影響該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業內人士介紹,有相當數量的剎車片生產企業設備簡陋,研發能力低下,質量意識淡薄,在低端市場依靠打“價格戰”賺取微薄利潤。舉例而言,大型企業都采用全自動熱壓加工,擁有成熟生產技術,而許多小企業由于缺乏相應技術,生產僅停留在作坊階段。如此一來,大量的低質“三無”剎車片將充斥市場之中。正因如此,有人將這些剎車片稱為“殺人”剎車片。
而行業管理秩序不規范問題一直存在,由于“民不舉,官不究”,這種心態給不法廠家提供了生存空間。即使有些不合格廠家被揪出來,當地質檢部門予以查處,也只是不痛不癢地“處理”一下,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只有提高行業標準門檻,制定國家強制性標準,規范行業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對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王耀認為,經過市場的大浪淘沙,我國剎車片企業數量減少到50個左右才是比較理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