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取得填補國內外*新成果 攀鋼低釩鐵水提釩實現產業化繼中小高爐冶煉攀西釩鈦磁鐵礦技術在攀鋼集團成都鋼鐵有限公司(簡稱“攀成鋼”)煉鐵廠應用后,攀鋼又取得一項填補國內外*的低釩鐵水提釩科研新成果。目前,這項成果已在攀成鋼煉鋼廠實現了產業化,預計其釩制品價值每年可達2~3億元。業內專家認為,攀西釩鈦磁鐵礦是我國三大鐵礦之一,也是世界同類礦床的重要產區之一。攀鋼上述兩項成果的相繼產業化,對拓寬我國釩鈦磁鐵礦的利用范圍,緩解國產普通鐵礦資源緊張局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攀成鋼過去一直以普通鐵礦為煉鐵原料,礦源既缺又雜,礦石成分不穩定且成本居高不下。2005年底以后,攀成鋼在攀鋼鋼研院和新鋼釩煉鐵廠的幫助下,高爐礦料由普通礦和釩鈦礦組成,釩鈦礦配比逐步提高至30%以上。由此,鐵水中含釩達0.15%以上。這種含釩鐵水若不進行提釩,按攀成鋼年產含釩鐵水150萬t計算,釩資源的流失將達到2000t以上,其年經濟損失(以V2O5計)可達2~3億元。目前世界上各種含釩鐵水提釩,包括攀鋼本部在內,釩含量均在0.25%以上,而像攀成鋼這樣低釩含量的鐵水提釩,國內外尚無先例,因此難度相當大。
此外,攀成鋼低釩鐵水中的硅和鈦,比攀鋼本部的高,又將直接影響到釩的氧化率和回收率,從而進一步增大了攀成鋼轉爐提釩的難度。對此,攀鋼科技人員憑借其已經具有的世界先進的轉爐提釩技術,積極進行技術創新。他們在攀成鋼鐵水釩含量僅為0.19%的條件下,于今年4月開展了轉爐提釩工業試驗。通過試驗,系統地探索了鐵水吹釩過程中碳、釩的變化規律和釩氧化回收的影響因素,確定了半鋼的溫度范圍、供氧強度和冷卻劑用量,測算了鐵水中的釩平衡,分析了攀成鋼30t轉爐提釩工藝參數的合理性,*終突破了若干技術難點,形成了低釩鐵水提釩的成套技術,取得了釩氧化率達84%、釩回收率達75%和其他各項指標優化的良好效果。與國內外鐵水提釩同行相比,攀成鋼轉爐提釩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先進水平,其中半鋼余釩、金屬收得率等處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