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來,呂元之把技術創新作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著力點,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先后成立了粉末冶金制品研究所、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08年又建立了山東省粉末冶金汽車零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他使一個原產值不足60萬元的小廠,發展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省內粉末冶金制品龍頭企業,年產值達到19500多萬元。
加強學習育*技術人才
1991年12月,呂元之調入萊蕪市顏莊鎮農具修造廠,企業經營十分困難,經多方考察新上了粉末冶金制品項目,成立了萊蕪市粉末冶金制品廠,該項目集冶金、機械、材料、化工為一體,是一個多學科的高新技術項目。
創業之初,由于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匱乏,企業一度處于進退兩難的困境,呂元之在自己到大專院校及國營企業學習的同時,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到廠指導生產,并選送技術骨干進行專業學習和深造,為企業的發展和產品研發儲備了力量。企業經過十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粉末冶金制品的開發經驗,培養和鍛煉了大批技術骨干和業務骨干,企業于2000年8月由呂元之等技術骨干和業務骨干發起改制創立為萊蕪市新藝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
積極研發為地方經濟貢獻力量
十幾年來,呂元之研制開發了為汽車、農用車、摩托車、計算機、電動工具、風動工具、健身器材等行業配套的八大系列六百多種產品,帶領課題小組先后承擔并實施了國家、省、市各級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多項,其中國家支撐計劃1項,國際合作計劃1項,國家科技創新基金項目3項,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8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3項,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重大專項項目3項,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5項;研發產品“高性能粉末冶金齒輪泵”、“高性能溫壓格力森齒輪”、“轎車發動機用溫壓正時齒輪”、“轎車變速箱用溫壓同步器齒轂”、“離合器從動盤溫壓中心盤轂”等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呂元之帶領的課題小組與中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聯合開發汽車用關鍵零部件,制造出了密度、精度、抗拉強度、壓潰強度很高的零部件。先后有10種產品通過山東省科技成果鑒定,其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8種產品被評為*重點新產品;目前已申報專利26項,已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另外有3項發明專利已進入實審階段;產品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以上產品均已批量投產,并實現產業化生產,為萊蕪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緊跟時代步伐推動科技創新
呂元之緊跟世界粉末冶金行業的*技術,2010年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合作,引進高性能粉末冶金先進制造技術,目前已完成合作*階段計劃,制造出密度為7.6克/立方米的低合金高密度產品,并在新藝公司進行壓型試驗。通過該技術的引進,將大幅提高我國粉末冶金制品燒結密度和產品檔次,極大拓寬粉末冶金制品的應用領域和用量,將我國汽車用零部件的用量由4.5kg提高到10kg,實現替代進口,節約外匯,并可帶動萊蕪區域20多家制粉、制品企業的產品轉型升級,打造區域粉末冶金產業集群,使我市同時具備制粉和制品的優勢,*和促進國內粉末冶金產業的快速發展。
今后企業將在現有轎車用粉末冶金零部件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根據市場需求緊跟粉末冶金行業的*技術,不斷發展,擴大生產規模,重點開發轎車發動機用連桿、轎車變速箱用同步器支架及高強度粉末冶金齒輪等高端產品,形成規模化生產。企業在“十二五”末,將建成3萬噸粉末冶金制品、5萬噸轎車變速箱齒輪的生產規模,項目全部達產后將對我國汽車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