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汽協會對全國104家摩托車生產企業月度經濟指標快報統計,今年(2006年)上半年,隨著國家新的摩托車消費稅政策和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摩托車生產企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高,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持續穩定較快的增長態勢。
--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逐月提高。上半年,摩托車生產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60.93,比上年同期提高34.83點。
--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工業增加值較快增長,產銷率保持較高水平。上半年,摩托車生產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05.24億元,同比增長27.04%;累計完成工業銷售產值394.46億元,同比增長25.76%;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69.89億元,同比增長27.62%。
上半年,摩托車生產企業產銷銜接良好,各月產銷率一直保持94.80%以上的較高水平。
--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較快增長。上半年,摩托車生產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6.85億元,同比增長25.1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64億元,同比增長52.50%;累計實現利稅總額27.70億元,同比增長10.03%。
--大型骨干企業成為行業主導力量。上半年,摩托車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億元的企業共有4家,累計主營業務收入130.86億元,約占摩托車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33.83%;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5億元的企業共有10家,累計主營業務收入237.51億元,約占摩托車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1.40%。在主營業務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除廣州摩托同比負增長外,其他9家均為正增長,其中宗申、力帆、隆鑫3家企業增速較高,分別增長76.06%、42.06%和39.65%。
上半年,利潤總額超過1億元的企業共有4家,累計利潤總額6.19億元;利潤總額超過3000萬元的企業共有9家,輕騎集團1958萬元,排名第十。前10家企業利潤總額共計9.44億元,約占摩托車生產企業利潤總額的88.68%。在利潤總額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除輕騎同比負增長外,其他9家均為正增長;增長率較高的前3家企業依次為金城、力帆、林海動力其他企業約在25%~52%之間。
--應收賬款凈額、產成品庫存資金上升。6月末,摩托車生產企業應收賬款凈額75.64億元,增長幅度為9.40%。6月末,產成品庫存35.46億元,增長幅度為13.18%。6月末應收賬款凈額和產成品存貨共計111.10億元,約占摩托車生產企業流動資產總額的30.73%。
--盈利水平總體提高,虧損企業個數比上年同期增加。上半年,摩托車生產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6.85億元,主營業務成本331.18億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10.75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5.12%和28.52%,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比上年同期下降17.82%。上半年,雖然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低于主營業務成本增長3.40個百分點,但由于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下降,摩托車生產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仍然比上年同期增長18.20%,凈增6.91億元。
上半年,摩托車生產企業成本費用總額34.19億元,增長幅度11.39%,成本費用總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8.84%;比上年同期降低..09個百分點。
上半年,摩托車生產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2.91%,比上年同期提高0.4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1.12個百分點。
6月末,104家摩托車生產企業中,虧損企業30家虧損面28.85%。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企業增加2家,虧損面上升1.4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