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06年,中國汽車行業持續高速發展,年產銷量均超過700萬輛,*超過德國,繼美、日之后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在全國市場大幅增長的同時,自主品牌也以26%的市場份額超過日系汽車成為市場份額的新科冠軍,日系、德系和美系汽車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4%、20%以及17%。
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提升,除了體現在如奇瑞這種先行者銷量的穩步成長,華晨這種涅槃者的"起死回生",更多地體現在如比亞迪等新生力量的迅速成長上,2006年,比亞迪憑借F3,年銷量突破6萬,銷量增幅達到600%,高成長速度非但領跑自主品牌,甚至于遠高于其他合資品牌。
新興力量成就市場崛起
2006年自主品牌的崛起,一方面是國家政策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扶小限大"的政策調整,培育汽車出口基地以及政府采購中對自主品牌的態度變動,對于自主品牌來說都是利好因素。比亞迪、奇瑞、華晨都抓住了應有的機會,不論是在出口基地的掛牌還是各地政府采購中都有所突破。但更多的崛起動力則來自于自主品牌市場意識的覺醒,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以比亞迪F3為代表的新銳品牌已經走出單純的價格制勝思路,開始向消費者所關心的汽車安全性,舒適性靠攏,在性價比的坐標上,更注重性能的向上提升。從F3面對價格戰的淡定,到面對OBD"大限"的快速市場反應,07新款F3的增配行動,再到剛剛結束的C-NCAP安全性能檢測中F3的出色表現,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IT制造業巨頭特有的嚴謹和細膩正在塑造一個成長性極高的汽車業新銳。F3所得到的市場認可顯然是令業內驚羨的,在競爭對手的降價打壓和其余新車上市的雙重壓力下,比亞迪僅憑單一車型F3創造了年銷6萬的佳績。這表明在2006年383萬輛轎車的銷售數據中。僅憑比亞迪F3一款車型,就為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增加了1.56%的貢獻,從2005年20%不到提升到2006年的26%,自主品牌6%左右的市場份額的擴大,新興力量比亞迪功不可沒。
新車型表現決定新目標
自主品牌取得了巨大進步的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自主品牌超過85%的銷量集中在價格10萬元以下的市場,向中高端滲透,繼續擴大市場份額成為自主品牌的下一目標。奇瑞計劃推出1.8升東方之子、1.3升QQ6等車型。而比亞迪汽車顯然也不再忍心讓F3"孤軍奮戰",加快了車系的豐富步伐,F3的兩廂版將在今年一季度推出,除此之外,比亞迪還將推出一款C級車F6。有了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車型,奇瑞、華晨的銷售目標分別提高到50萬輛和28萬輛。而高速成長中的比亞迪將2007年的銷量鎖定在15萬輛,其中F3仍是主力車型,目標是10萬輛,其他車型為5萬輛。這個數據甚至打平了廣州豐田定下的銷量目標。從6萬到15萬的跨越式發展,150%的銷量增長速度,如若比亞迪當真能完成這一目標,將成就市場上的又一個"成長奇跡"。對于成長僅僅一年多的一個自主品牌,完成2006年"銷售神話"的比亞迪,能否再挑戰高度,除了07新款F3的表現外,F3兩廂的成績非常關鍵。以比亞迪、奇瑞、華晨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崛起之路能否越走越寬,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