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鎳需求將繼續強勁增長。一些大型鎳礦項目推遲開工的情況下,預計鎳供應無法滿足需求,全球鎳供應依然偏緊。
要點:
2007年1季度全球鎳需求同比上升20%。同期市場缺口1.9萬噸,約占2006年4.7萬噸總缺口的40%。2007年1季度全球精鎳產量同比增長6%,增勢主要出現在中國、南非與加拿大地區。當前鎳庫存已處于臨界低位,LME庫存水平料已無法確保全球僅一日的消費需求,鎳價一度突破50000美元/噸。寡頭壟斷型的供給體系、極低的庫存有利于鎳價格的高企。鎳價的大幅上漲使行業利潤更趨向于上游礦山,下游加工產品利潤進一步受到擠壓。
分析:
1、全球鎳供應出現缺口
鎳行業一直受礦山資源的制約(投入不足以及新項目推遲)產量增長緩慢。再國際鎳礦業巨頭的整合,使鎳金屬供給的價格彈性越來越小,形成寡頭壟斷型的供給體系。
鎳金屬是制造不銹鋼的主要原料,全球不銹鋼產能的大幅擴張導致鎳需求持續上升。2006年全球不銹鋼產量增長14%(往年5%),鎳需求增長11.7%。2006、2007年全球鎳分別短缺3.13和1.6萬噸。鎳庫存不斷降低支持鎳價不斷走高。自2006年迄今鎳價已因供應偏緊而上漲近一倍。不銹鋼產能的釋放對需求形成支撐。
全球鎳需求將繼續強勁增長。一些大型鎳礦項目推遲開工的情況下,預計鎳供應無法滿足需求,全球鎳供應依然偏緊。
2.國家正考慮將鋼鐵等初級產品出口暫定關稅抬高
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4月27日召開的“鋼鐵工業關停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上表示,當前要運用稅收和價格杠桿對鋼鐵行業進行調控。
對鋼坯、焦炭等初級產品和部分低附加值鋼材,考慮加征出口暫定關稅,進一步減少高消耗、高污染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對*鋼鐵產品和特鋼品種,適當保留 出口退稅,鼓勵結構調整。對列入關停和淘汰范圍的落后產能,實行更嚴格的差別電價政策,進一步壓縮落后產能的利潤空間。
在去年取消一般性和中低檔鋼材出口退稅的基礎上,今年4月15日,我國又出臺了進一步降低出口退稅率的政策,多數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率已降到零。
國家將嚴格市場準入管理,分批公布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以淘汰落后產能。華經縱橫認為這將有利于我國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競爭格局。對鋼鐵產品的出口政策調整,會對我國鎳需求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對于高品質的不銹鋼和特鋼產品影響不大,所以對于鎳行業的整體影響力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