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張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上*不可復制的就是礦產資源,無論是維護企業長遠發展利益,還是從國家保護礦產資源的出發點,礦產資源的集中趨勢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2007年,稀缺資源的身價都將有更好的體現。
北京瑞鋼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色金屬分析師王麗新也認為,2007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將繼續維持高位運行,暴跌的幾率較小。
以此輪國家重點調控的錫為例,我
國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1月-11月,我國精煉錫進口量為21414噸,同比下降了22.9%,其中從印尼進口11552噸,同比下降了27.8%。
與此同時,錫礦石、精礦的供應也正面臨緊缺。2006年1月至11月,我國錫金屬產量為129515噸,同比增長24.2%。但是我國進口錫礦石、精礦只有6515噸,同比下降8個百分點,而國內錫精礦產量為42100噸,同比下降了21.6%。由此可見,目前企業錫礦石庫存缺貨壓力很大。
據張芳分析,錫緊缺主要源于印尼主要產錫地邦家島產量下降。2006年以來,印尼政府在當地采取了很多控制措施,打擊非法采礦和冶煉,37家企業被關停,只允許6家冶煉廠開工,導致當地出錫量大幅下降。
但是近年來,馬口鐵、玻璃、焊料行業增長非常快,帶動了錫消費的快速增長。塑料穩定劑目前在歐洲、美國消費年增長都超過10%,而錫是塑料穩定劑中重要的添加劑。錫在陶瓷釉料、焊料、馬口鐵、玻璃等領域的應用,都找不到替代品。
2006年,全球錫產量在35萬噸左右,與需求相比,存在6000-6500噸缺口,張芳預計,2007年全球錫產量將增長10-12%,而錫消費的增長將達到12%-14%。
"但現在,全球錫產量進一步增加的制約因素很多,不可能形成很大的供應量,過去三年,以云南錫業為主的企業開采的錫、銅、鉛的金屬量都大于當年消耗量。2007年,國內企業還要繼續加大地質勘探和采礦力度。"1月22日,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位人士說。
除此之外,我國鎢礦的存量也不容樂觀。雖然我國目前每年有8萬到9萬噸鎢精礦的產量,但至少要消耗約10萬噸三氧化鎢。在全國578.6萬噸資源儲量中,現在能較好利用的基礎儲量只有139萬噸,按年消耗儲量10萬噸計算,規模開采只能維持14年。即使按資源儲量計算,目前正在生產的鎢礦區按生產量靜態規模生產*多也只能維持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