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日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由國家發改委和日本經產省組成的中日兩國代表團于近日在廣東東莞舉行了第16次中日有色金屬(稀土)交流會議。從會談中感受到,日本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非常關心,特別是對銅、鉛、鋅、鋁四種有色金屬格外關注。
銅:日本是世界銅生產、消費和進出口貿易大國。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廳礦物資源課提供的統計資料,2003年日本精煉銅產量為148萬噸,其中利用進口礦生產130萬噸,精煉銅國內消費量為118萬噸,精煉銅出口28萬噸,進口 8萬噸。電線電纜生產是日本*主要的銅消費領域,2003年消費量為64萬噸,占當年日本銅消費量的54.2%。銅合金生產是日本銅消費的第二大領域,2003年消費量為42萬噸,占當年日本銅消費量的35.6%。日本國內缺乏銅礦資源,銅冶煉生產主要依靠進口原料,是世界上主要的銅精礦進口國之一。2003年日本進口銅精礦金屬含量125萬噸,主要來自智利、印度尼西亞、加拿大、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日本進口的銅精礦主要從海外直接投資,以及融資買礦、長期購買協議獲得,約占其進口量的80%。
鉛: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礦產鉛的生產和鉛的消費出現下降趨勢。礦產鉛產量已經由1980年的17萬噸,下降到2003年的10萬噸;鉛消費量也由1980年的27萬噸,減少到2003年的21萬噸。值得注意的是,在礦產鉛產量下降的同時,再生鉛的產量卻大幅度增加,由1980年的5.8萬噸,增加到2003年的16萬噸,從而保證了國內市場對鉛的需求。正是由于再生鉛生產的發展,日本精煉鉛的進口量大幅度減少,已經由1980年的9萬噸,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1萬噸。由于日本鉛的供應已經實現了以再生鉛為主,所以不僅精煉鉛進口減少,而且鉛精礦的進口量也明顯下降。2003年日本鉛精礦金屬含量進口量約10萬噸,主要是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和秘魯。在日本鉛消費中蓄電池生產占有很大比重。2003年日本蓄電池生產消費鉛17萬噸,占全部鉛消費量的80%以上,其他領域消費不多。
鋅:日本雖然缺乏鋅礦資源,但依靠進口原料鋅冶煉生產比較發達。2003年日本鋅錠產量約為65萬噸,而消費量約為49萬噸,生產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有余,從而使當年日本鋅錠凈出口量達到5萬噸。日本鋅消費領域主要是鍍鋅鋼板、其他產品鍍鋅、銅合金、鋅壓鑄件等。其中生產鍍鋅鋼板的鋅消費量占全部消費量的51.9%,其他產品鍍鋅占16.7%,銅合金生產占14.8%,鋅壓鑄件生產占8.3%。日本鋅錠生產原料主要依靠進口,2003年鋅精礦金屬含量進口量為54萬噸,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秘魯、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智利。
鋁:日本曾經是電解鋁的生產大國,但由于能源和環保問題,日本采取退出政策,逐步關閉電解鋁廠。現在日本已經沒有電解鋁生產,但卻是世界主要原鋁消費國之一。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是日本鋁消費的主要領域,為了滿足市場對鋁原料的需要,日本除了充分利用國內再生鋁資源外,還大量進口原鋁,是世界上主要的原鋁進口國。由于日本大量進口原鋁,因此對我國鋁工業的發展十分關心,并表示了進一步建立合作關系的愿望。
在這次交流會議上,中日雙方就有色金屬工業合作達成了一些共識:
探討逐步建立銅精礦進口協調機制。中國和日本都是世界上主要的銅精礦進口國,國際市場銅精礦供需關系和價格的起伏變化,直接影響兩國國內銅生產、消費的穩定。為了維護雙方的共同利益,保持國際銅原料市場平穩運行,避免出現大起大落的市場風險,雙方表示將促進兩國銅精礦進口企業之間建立協調機制,定期進行交流和溝通,利用全球主要購買者的地位,對世界銅精礦市場走勢發揮必要的影響。
積極推動有色金屬冶煉有害物質防治的合作。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的污染治理日顯突出。近年來,日本在有色金屬冶煉環保技術開發方面取得較大進展,日本方面愿意就此與中國方面進行廣泛的合作和交流,共同促進污染防治,實現可持續發展。
加強鋁工業方面的交流。主要是進行兩國國內鋁消費情況的交流和兩國鋁加工企業之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