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械工業目前已有一批重要機械產品產量躍居世界*位。
在這些產品中,*典型的重大技術裝備產品是發電設備。2006年,國內發電設備產量達到1.1億千瓦。
在其他重要機械產品中,產量已居世界*位的還有大中型拖拉機、鏟土運輸機械、數碼相機、復印機械、塑料加工機械、起重設備、工業鍋爐、變壓器、電動工具、金屬集裝箱、摩托車等。
結構調整成果豐碩
近年來,特別是2006年電力設備創新成果累累:100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三峽右岸70萬千瓦水電機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超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設備等重大產品的研制實現了重大突破,重大新產品的商品化生產速度大大加快。
其他領域的重大裝備新產品也大量涌現。如每小時4萬立方米以上空分設備,成功應用并已出口;7000米、9000米石油鉆機已有多臺出口;一重與鞍鋼聯合,成功生產大型冷、熱連軋機,并已向其他鋼鐵企業推廣,結束了我國大型連軋機不能自主生產的歷史;27立方米的電鏟研制成功,為大型露天礦的建設提供了利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CS系統在60萬千瓦火電機組成功應用,為國產自控系統在國家大型工程中打破國外壟斷拉開序幕。
為節能減排提供優良裝備
2006年,機械工業在努力實現自身節能、減排的同時,更為全社會提供節能、減排技術裝備做出積極貢獻。
例如在重大技術裝備方面,積極研制了一批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大型石化設備、大型煤化工設備、大型冶金設備等節能、減排、高效設備。2006年新研制完成并投產的玉環、鄒縣國產超臨界100萬千瓦機組,熱效率達到45%以上,煤耗每千瓦時285.6克,比全國平均煤耗低84.4克,是目前國內效率*高的燃煤發電機組。如果全國現有裝機的一半更新為這種機組,每年將可節煤上億噸。
此外,2006年生產的15臺9F級燃氣輪機聯合循環機組,熱效率高達55%;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光伏電池等清潔能源裝備的研制和生產,都取得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