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于中南大學
粉末冶金學院的博云新材一直以創新型高科技公司的姿態出現在投資者面前。然而,其飛機剎車副等“高精尖”技術產品似乎卻未給公司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
8月27日,公司公布2011年中報,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593萬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博云新材上市2年來,頭頂“高精尖”光環,給投資者帶來許多遐想和預期,市盈率一直居高不下。然而,公司業績卻平淡無奇,讓投資者頗為失望。
更為蹊蹺的是,公司近幾年收入遞增,毛利率也居高不下,然而凈利潤卻始終徘徊不前。
營業收入逐年遞增 多項財務指標背離
博云新材從2008年至201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億元,1.7億元和2.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幅達到31%。然而公司的凈利潤卻始終在一基準線附近膠著。
博云新材2007年未上市時,便已有2789萬元的年凈利潤。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凈利潤略微降低至2524萬元。然而,2009年的經濟復蘇和企業上市卻并未助推公司凈利潤的增長,全年實現凈利潤2584萬元,與上市前相比凈利潤僅增加了60萬元。2010年公司實現凈利潤2586萬元,比起上年增幅更縮小至2萬元。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仍未見起色。
此外,營業收入逐年遞增,按照常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應逐年升高。然而,博云新材的此項指標卻異常的逐年遞減,2008年2552萬元,2009年2116萬元,2010年1931萬元。*新半年報顯示,公司該項指標已為-2113萬元。
同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也步入逐年下滑的通道。2008年至2010年,公司該項指標分別為101%、81%、74%,直至今年上半年,該指標已下降至-132%。
財經人士分析,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利潤的質量,可評價利潤的可信程度,指標越高,利潤真實程度越大。博云新材雖然近年凈利潤在增長,但是利潤質量泡沫成分也在逐年提升。
博云新材主要從事航空航天產品、環保型高性能汽車剎車片、高性能模具材料等三大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粉末冶金復合材料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由于準入門檻高,技術壁壘森嚴,公司的壟斷優勢非常明顯,從而也形成了產品毛利率高的特點。
*新半年報顯示,公司的主營產品航空航天產品、汽車剎車片、粉末冶金的毛利率分別高達52%、17%、20%,綜合毛利率為31%。公司2010年的綜合毛利率為33%,2009年為30%。
然而在營業收入逐年遞增,毛利率高企的情況之下,博云新材的凈利潤為何卻原地踏步?
三費增幅逐年擴大 凈利潤增幅跟不上步伐
2009年,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為927萬元、1535萬元和608萬元,總額為3070萬元。2010年這三項數據分別為1406萬元、2185萬元和268萬元,總額達到3859萬元,比上年增長25%。而2010年的凈利潤為2586萬元,同比增幅僅0.07%。
*新半年報顯示,博云新材的三費在去年高基數的情況下又呈現大比例的攀升趨勢。2011年上半年,公司三費數據為728萬元、1371萬元、201萬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40%、111%。上半年的三費總額已達2300萬元,同比增幅達到31%,而該報告期的凈利潤增長幅度僅5%。
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的證券分析師張雷認為,長期以來,公司的期間費用吞噬了一半以上的產品毛利,如果公司能夠提升自身在費用管理上的能力,將會有效改善*終的經營業績。
經營目標實現難度大
之前博云新材公布的2011年經營目標為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凈利潤3926萬元,增幅達到51%。然而,*新半年報預測今年1-9月的凈利潤為1971萬元,同比增幅在30%以內。
然而,2011年時間過半,經營目標卻未達成一半,且以公司前三季度盈利預測來看,公司若要實現今年的經營目標,第四季度的凈利潤要達到1955萬元。要在一個季度創造與前三個季度相當的凈利潤,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