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6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市場的價格再創歷史新高,達35000美元/噸,亞洲*大鎳生產商金川集團也同日將鎳出廠價由29萬元/噸上調至29.4萬元/噸,上調幅度為4000元/噸。昨日LME三月期鎳收盤于34800美元/噸,繼續維持高位,但國內現貨價格卻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小幅下跌1000元/噸。
昨日,LME鎳庫存繼續下降近300噸,其庫存不足全球兩天消費量。對于基金的炒作,北京有色金屬研究機構安泰科鎳業分析師徐愛東表示,由于基本面向好,基金短期之內不會從鎳市中撤出。
今年國外預期能夠投產的幾個鎳生產項目出于各種原因沒有投產,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求的不平衡,而且從全球市場看,雖然歐美經濟有所放緩,但中、印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對鎳的需求和消費是增加的。徐愛東認為,由于鎳的缺口較大使得基金等游資不會放棄這一市場,到年底前鎳價將維持現有高位,國內鎳價將在30萬/噸至31萬/噸間浮動。
昨日雖然受國際市場刺激,國內現貨報價也不斷攀升,但*終成交均價為309500元/噸,反而比前日下跌1000元/噸,并未出現繼續上漲的態勢。據了解,雖然貿易商不斷提高報價,但卻有價無市,采購商已無力承擔如此高的價格,使得交易局面有所僵持,*終以較低價位出現。
目前,鎳下游行業今年均受鎳價暴漲之困,五金、電鍍等行業均開工率不足,加上近期鎳價又在上漲,使得相關行業企業已無法承受如此高的生產成本,不少企業選擇停工或者減產,或要求客戶企業提高商品報價。徐愛東分析,鎳的重要應用行業不銹鋼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新增產能將達390萬噸,將進一步加劇國內鎳的供應緊張態勢。
目前,不銹鋼市場緊隨期鎳價格節節攀高之后,下游客戶面臨的生存壓力已經越來越大,利潤壓縮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狹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下游的不銹鋼企業被迫尋找替代材料的趨勢越演越烈。
聯合金屬分析師認為,不銹鋼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歷史高度,下游客戶的采購積極性并不是十分濃厚。在成交持續僵持的局面下,市場庫存有所增加,部分貿易商的出貨意圖尤其強烈,在銀行貸款、資金需要回籠的壓力下,市場報價愈發混亂,市場低價走貨現象時有發生。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期鎳的走勢基本與不銹鋼市場走勢相偏離,下游客戶需求已成為主導市場行情的主旋律,下游客戶的采購需求將直接影響目前的不銹鋼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