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繼續呈現快速、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十種有色金屬產品產量持續增長,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價格持續在高位波動,規模以上企業尤其是資源型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
大部分品種價格在高位運行
來自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新預測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原鋁消費旺盛,消費量將增長18%達到838萬噸,遠高于2005年710萬噸消費量,穩居全球*大鋁消費國位置。國內精鉛旺盛的消費能力也使鉛錠供不應求,銅的供需仍然偏緊、價格高位振蕩使銅供應增加、庫存上升,精銅出現少量過剩使其價格下跌了近15%。近年來,中國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的發展速度之快超出了人們的預想,也帶動了主要用鉛產業——鉛酸蓄電池產量的快速增長,加劇了鉛緊張的供求基本面,庫存持續下降。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消費量同比增長了18.6%。隨著冬季消費旺季的來臨以及庫存持續下降,錫價仍可能繼續上漲。
前三季度,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繼續呈現快速、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十種有色金屬產品產量持續增長,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價格持續在高位波動,規模以上企業尤其是資源型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有色金屬進出口額平穩增長,投資結構總體向好的方向發展。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繼續在高位震蕩,這使得有色金屬行業利潤保持成倍增長勢頭。銅、鋁、鉛、鋅、銀礦及冶煉業利潤增幅均在一倍以上。但氧化鋁價格卻大幅下降,目前氧化鋁價格比年初已下跌了近一半。
業內人士預計,美國經濟下滑似乎已經成為事實,但由于歐洲、日本經濟回升并開始加速增長,再加上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的高速增長,全球經濟仍將保持高速增長,但增長率有所下降。對于金屬需求來說,由于全球經濟仍將高速增長,對金屬的消費也會快速增長,預計2007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將繼續維持高位運行,鎳、鋅、鉛將繼續挑戰2006年高點,鎢價仍維持高位運行,銅、鋁、錫表現將偏弱。
銅供給緊張局面緩解
11月20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上升到15.8萬噸,銅價也下跌至6800美元/噸。而根據國際銅研究組織*新月報銅價,1~8月,全球精銅的過剩數量達到8.4萬噸,經季節調整之后過剩數量為13.4萬噸。近期,庫存的不斷上升和供給緊張的緩解成為制約銅價的關鍵因素,銅價承受壓力。
在國內,10月份精銅產量24.8萬噸,1~10月的產量總計241萬噸,同比增長20%。與此同時,國內銅精礦的產量也有一定的增長,另外,廢銅的進口增加也成為國內冶煉廠原料供應的保證之一。
對于相關企業而言,一方面,銅價承受壓力將使得未來的利潤增長水平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銅精礦加工費談判前景未見明朗,加工費下降的陰影仍揮之不去。*近有消息稱,全球*大的銅礦智利Escondida(埃斯康迪達)開始與中國銅冶煉廠就2007年加工和精煉費用進行談判,智利方面提出的費用較2006年低三分之一。
另外,智利所提出的條件不包括“價格參與”條款。2006年,由于銅價高漲,中國冶煉廠因此得到了額外的費用,共加工了40萬噸來自Escondida的銅精礦。如果加工費下降并取消價格參與條款,則將對嚴重依賴進口原料的國內銅冶煉廠的收益產生負面影響。
氧化鋁產量增加電解鋁產能逐步釋放
10月,國內電解鋁和氧化鋁產量分別為81.59萬噸和123.47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22%和59.5%。1~10月,國內電解鋁和氧化鋁的累計產量分別為745.7萬噸和1074.5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18.9%、53.7%。從這里可以看到,國內的氧化鋁產能在快速地釋放,而電解鋁產能的釋放幅度相對平穩。
然而,業內并不認為電解鋁的產能沒有進一步釋放的潛力。按照10月的產量,國內電解鋁的產能利用率約為80%左右,還有釋放的余地。同時,在國內氧化鋁產量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進口氧化鋁的月度數量并沒有明顯減少。這種現象說明,國內電解鋁企業在氧化鋁價格大幅度下跌的有利條件下重新構建氧化鋁庫存,同時也預示著電解鋁產量還有增加的潛力。
2006年初以來,特別是進入了三四季度以后,單位鋁錠的收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原因在于鋁價的穩定上漲和氧化鋁價格的急速下跌,即價差拉大。因此,電解鋁企業今年年報業績預期相當可觀。至于2007年電解鋁企業的發展趨勢,如果僅著眼于價差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則會存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
一方面,國內鋁價能否維持當前水平存在疑問。繼9月中旬下調部分鋁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之后,11月初國家又上調了原鋁的出口關稅,抬高鋁初級產品的出口,強調以滿足國內消費為主的政策意圖具有連續性。有關人士在11月的上海鋁業會議上再次表明了滿足電解鋁內需為主的觀點,同時也表示適度發展鋁電一體化的有競爭優勢的電解鋁產能。
雖然國內20%左右的鋁消費增長相當可觀,但如果強調以滿足內需為主,那么國內的消費量不足以消化現有產能,供應過剩的壓力仍將存在。在氧化鋁價格急速下跌的條件下,已知閑置產能的釋放、未納入協會統計范圍之內的產能的投產以及出口通道繼續被封堵的潛在風險,無不構成國內供應過剩的潛在壓力。因此,業內相關人士認為,國內鋁價的未來走勢并不樂觀。
另一方面,氧化鋁價格還存在繼續大幅下跌的空間。由于國際國內氧化鋁產能在2006年開始釋放,2007年將進一步釋放,從而導致全球氧化鋁的過剩以及其價格的快速下跌。氧化鋁價格大幅下跌將帶來兩方面的效應:*,價格的繼續下跌受到成本的支撐,而成本的制約并不支持氧化鋁價格的大幅下跌;第二,氧化鋁產能的快速釋放會導致產業鏈價值向上游鋁土礦轉移,抬高鋁土礦價格并抬高氧化鋁的生產成本,同樣會對氧化鋁價格形成成本支撐。
鋅庫存呈持續下降之勢
目前,鋅的庫存仍呈持續下降之勢。11月21日,LME鋅庫存已經下降到89450噸,而11月7日,其庫存剛剛突破10萬噸。庫存的持續下降所顯示的是供給緊張,鋅價的走勢受到銅的拖累有所下跌,但受到基本面的強勁支撐,仍有望成為后市走勢*好的基本金屬。因此,2007年我國鋅類企業將受益于鋅價的上漲。
根據國際鉛鋅組織的報告,2006年上半年全球鋅產量僅增加2%,普遍低于前期各個機構預測的水準,同時消費的增速仍高于供給增速。而英國商品研究所(CRU)8月的報告指出,西方全年的鋅將礦產量僅為668萬噸,低于預期18萬噸。市場普遍預測,2007年,由于消費旺盛和供給增長不能完全滿足需求,鋅市仍存在缺口。
在鋅價方面,業內人士認為,2007年的鋅產業將是基本金屬中*大的“多頭”,預計鋅價將在3500美元/噸以上。針對鋅庫存的持續下跌,且總庫存可消費周速僅為3周左右的水平,更樂觀的價格預測者認為,年內鋅價有望突破5000美元/噸。基于對鋅價未來走勢的樂觀判斷,市場相關人士仍然看好擁有資源的中金嶺南、馳宏鋅鍺和宏達股份等國內企業。